暖风和煦的四月天里,最值得期待的除了即将开始的清明小假期,恐怕要数大名鼎鼎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了,经典电影、美人红毯,即将为北京乃至全国带来一场文化盛宴。最近,北京国际电影节公布了第九届的海报,为其顺利开幕开启宣传。然而,等等……莫不是我看错了?看到海报的那一刻,小编恍若进入了上个世纪90年代。这海报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画风自行感受下
蓝蓝的天空,深绿的大树,耀眼的星星
配上这威武雄壮的奖杯
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海报一公布,即引起了网友的疯狂讨论,甚至开启了一轮脑洞大开的改编之路。
那棵树像不像一坨西兰花,
简直丑到变形。
有人专门PS了一朵西兰花的海报
不少网友表示这个西兰花还是蛮有艺术感的
大部分网友都还是在吐槽这个海报
新手Photoshop入门第一课
今日最佳段子
再看看这文案,画风挺美,但是感觉思想不足,强行解释之嫌
“
四月的北京 水绿 云淡 风轻
天坛女神 屹立苍穹
脚踏大地 播洒芬芳于参天之树
振臂向天 唤醒晨光于璀璨星空
生于斯 长于斯 九年孕育
根植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
携天地相融
与万物并生
梦于斯 爱于斯 砥砺前行
传承七十载中国影人家国情怀
天人合一
美美与共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带你走进春天最美的北京
”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海报,画面精美,内涵丰富。
运用孙悟空形象的特定内涵,把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用当代艺术语言进行世界性的表达,成为了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海报的设计理念。海报的色彩力图贴近和还原电影原作的视觉效果,拉开的水幕既是影片中经典场景的变形,又像电影节即将拉开的帷幕,而“22”届的字样则巧妙点缀出了主体形象的时代感。“美猴王”从台前走到了幕后,灵动俏皮的双眼聚焦在紧盯着舞台的观众身上,共同期待着电影创作者们给出的惊喜。引发了网友的一片好评,提升了电影节内涵,也代表了一种真挚和负责的态度。
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来说
对于北京国际电影节这样的重大节庆来说
海报虽然不能代表着整个活动的高度、内涵与质量
但多多少少是一个活动的门脸
它代表着一种态度
以及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整个节庆的灵魂都浓缩在一张海报里
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这个问题
将更加美好的思想与内涵融入这张意义非凡的海报
说完了海报,我们来聊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前身为北京国际电影季,创办于2011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是具有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开放性和高端化、市场化的大型电影主题活动,旨在融汇国内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从2012年举办首届以来,到现在已成功举办八届。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4月13日至20日举办。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主题设为“家·国”,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系列活动,在传承往届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展现中国电影实力,希望通过隽永纷繁的光影,为祖国70华诞献礼。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活动精彩纷呈,既包括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市场、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还有特别策划的“印度电影周”,以及“注目未来”单元、电影音乐会、“经典京剧电影”单元等300余项活动。
2019年北京电影国际节期间展映首批片单已经公布。今年片单可谓老少咸宜,无论对资深影迷还是普通观众都非常友好,既有《绿野仙踪》《乱世佳人》《2001:太空漫游》等经典的豪华重映,又有新浪潮、黑泽明作品展,还有《谍影重重》《疯狂的麦克斯》等系列大片的打包放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去年去世的金庸、斯坦利·多南等影人,还有专门的怀念放映。喜爱电影的朋友们可以抓紧时间抢票、列单子欣赏了。
文化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在业内人士共同努力下,在粉丝的不断追随下,国内电影文化产业有了飞速的提升。而通过举办国际电影展,则更进一步提升了国内电影与国际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电影与国际接轨。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享有独特资源,影迷在北京除了普通院线片,还可以第一时间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佳作以及各大世界性电影节、奥斯卡颁奖季的获奖名片,以中国电影资料馆、艺联院线、百老汇院线和各国大使馆文化中心为首的放映机构所组成的一整套平台,各自都会在全年不间断地策划各类主题展映和电影文化交流活动。这种资源和平台优势是其他城市所无法企及的,为北京举办国际电影展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
通过举办国际电影展,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票房收入以及对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和零售等行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向国际展示城市风貌的绝佳机会,对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助力城市发展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为例。从票房收入来说,4月1日中午12点,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正式开票,热门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泰坦尼克号》和《重庆森林》分别在10秒、12秒和15秒之内便告售罄。1分钟内,总票房突破200万元,12分钟突破900万元,首日票房突破1100万元,同比增幅达85%。截至4月2日,总票房已达1143万元,这也再次彰显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品牌影响力。
从经济收入来说,据数据显示,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对交通、住宿、零售等行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77亿元人民币,引发了相关产业联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城市品牌影响力来说,电影节的影响力和满意度获得了国内外嘉宾和观众的高度认可,超过八成以上的嘉宾,认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业内已具备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嘉宾和观众对电影节的整体满意度均在80分以上。
旅游节庆是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营销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节庆活动的展开,赋予了旅游目的地城市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感和凝聚力。戛纳小城正是因为戛纳电影节而一跃成为超级热门旅游城市。然而对比戛纳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影响力依然难以望其项背,其原因应该是有多方面。
在行业文章《说到底,北京电影节的重点仍是“北京”,而不是“电影”》一文中,对于北京国际电影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犀利的评论,包括大量的混乱。电影市场冷清、主题论坛内容空洞、组织方式混乱等。其商业化模式也颇遭诟病。以2014年为例,当年最高级别的 5 个钻石商务合作伙伴中,就包括了腾讯视频、合一影业、爱奇艺和搜狐视频四家国内主流视频网站。而每一家给予的赞助费用高达 500 万。视频网站占据了主流,而电影则被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对于文化类展会来说,如何把握文化与商业的平衡,是一个值得深度探讨的问题。
作为首都的国际电影展,理应展现一个国家的文化态度与电影业的最高水准,在这一点上,北京国际电影节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期待2019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相关阅读: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市,因为电影走向了世界,并成为国际知名城市。这座城市里隐藏着怎样的奥秘?点击链接探秘戛纳崛起之路。
因电影而沸腾,电影节如何改变了一个城市?
关于北京国际电影节你有什么话想说?想吐槽海报?要谈论爱看的电影?对文化产业感兴趣?欢迎在底部留言,共同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