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核心发源地和重要承载地,积累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遗存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指示,深入落实临沂市委、市政府作出的统筹乡村振兴、实施“三步走”的工作部署,运用新发展理念,整合红色资源,保护革命遗存;营造红色氛围,发扬红色传统;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融合发展,发挥多维功能,发挥红色文化强大的引领作用,使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体现新价值。
一、发展基础
红色文化资源质优量多。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分布着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以岱崮保卫战纪念地、孟良崮战役纪念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鲁南革命纪念地等为代表的革命战争遗址遗迹;以沂蒙六姐妹纪念馆、红嫂家乡旅游区等为主线的拥军支前历史遗迹;以厉家寨、九间棚、李家石屋、十里堡社区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人民艰苦创业的典型案例等红色史迹。
红色文化保护持续推进。2020年临沂市出台了国内首部以红色精神资源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为临沂市红色文化物质资源和红色文化精神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
红色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临沂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弘扬沂蒙精神的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红色沂蒙爱国主义情景组歌《沂蒙红崖》《沂蒙组歌》《赵志全》《巍巍大青山》等、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大型歌剧《沂蒙山》等红色文艺精品剧目,并在全省率先组织成立“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
红色文化示范效果突出。沂蒙革命老区,因自然和历史原因,大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临沂市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发挥红色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红色文化为牵引发展乡村旅游,探索“景区+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等。
红色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全市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达到26家,国家、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别达到5处、11处和31处,其中孟良崮战役遗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共5家景区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临沂市以沂蒙精神为文化支撑,先后打造了“沂蒙山”、“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等10多个品牌500余种文化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组织开展了“亲情沂蒙 红色临沂”长三角文化旅游推介会、“高铁开进沂蒙山”、中国临沂“蒙山沂水”红色旅游推介展示会等系列推介活动。
红色产业融合成效显著。临沂大力促进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红色文旅+”融入全域旅游建设中,创新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红、绿、古、俗、商、泉”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
二、重要意义
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使沂蒙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得到再提升,再弘扬,再传承。
有利于在新时代弘扬和传承“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进一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牢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有利于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提升广大干部群众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建立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共识,进一步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有利于持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史教育和国防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得到生动实践。
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红色文化与现代农业、商贸产业、红色旅游和研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培育临沂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三、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沂蒙精神为引领,全面落实临沂市委、市政府作出的统筹乡村振兴、实施“三步走”的工作部署,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挖掘沂蒙精神的新时代价值,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不断巩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干群关系,着力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坚定党员干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依托临沂红色文化底蕴和地方资源优势,按照梳理正确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加强统筹协调,突出社会效益;推进改革创新,活化遗产资源;增强法制建设,维护文化底色,深化宣传推广,塑造红色品牌的基本原则,以沂蒙精神为红色文化精神内核,以红色旅游为重要文化载体,以文学艺术创作为重要传播途径,不断探索“红色文化+”发展新模式,构建红色文化产业体系,最终将临沂市打造成为:沂蒙精神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地、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文化艺术创作与教育宣传主阵地、红色文化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四、发展布局
构建“一核引领、两轴集聚、三区联动、多点相拥”点线面相结合的红色文化发展布局。
突出一核引领。以临沂市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三区区域为红色文化核心,打造集红色旅游、教育、研学、培训、展演于一体的沂蒙精神集中展示核。
强化两轴集聚。以鲁南高速铁路线为依托,西部对接济宁市、枣庄市、菏泽市,东部对接日照市,打造鲁南红色文化联动发展轴。以贯穿临沂市南北向的京沪二通道高铁线为依托,打造临沂市南北向红色文化发展轴和山东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京沪红色文化联动发展轴。
推进三区联动。以沂蒙精神红色文化为引领,结合各区县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重点打造红色旅游研学教育融合发展区、红色文化商贸产业融合发展区和红色文化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区三大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特色片区。
坚持多点相拥。全面整合郯城县、兰陵县、沂南县、费县、蒙阴县、莒南县、临沭县、平邑县、沂水县等9个县和临港区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凸显地方红色文化特色,与中心城区沂蒙精神集中展示核联系,实现相拥发展。
五、重点任务
整合红色资源,保护革命遗存。全面摸底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收集整理红色文献、修缮保护红色遗址遗迹、保护重点革命纪念设施、强化可移动红色文物管理保护、建设红色文化重点保护区。
营造红色氛围,发扬红色传统。通过营造红色文化空间、打造特色红色文化景观、常态化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和沂蒙精神主题宣讲,全方位营造红色氛围;以定期表彰先进典型代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的方式,大力学习宣传先进典型;通过加强国防教育、做好优待抚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推进双拥城市建设。
追逐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深入研究沂蒙精神红色文化重大课题,加强沂蒙精神理论研究;发挥沂蒙精神教育功能,做大做强沂蒙精神红色培训产业、研学旅游产品;把握正确文艺创作导向、运用数字科技手段、优化红色文艺创作环境,深耕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繁荣红色文艺市场经济;面向全国,建立“临沂流动党员之家”,推动沂蒙精神走出去。
弘扬沂蒙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完善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夜间经济,推进红色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创新打造红色文化超级IP,加强红色文化旅游营销宣传,完善红色文旅公共服务职能。
推动融合发展,发挥多维功能。以沂蒙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以沂蒙红色文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以沂蒙红色文化助力传统文化弘扬,以沂蒙红色文化促进现代商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