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N

EWS博雅动态

【行业观点】博雅研究丨旅游再出发之五:构建气候适应性旅游的国内大市场(下)

  气候旅游是一种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每个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我国可以发展多种气候旅游。在旅游再出发之五:构建气候适应性旅游的国内大市场(上)中,笔者重点阐述了气候旅游应对的各种概念、气候与旅游的关系、气候适应性旅游的定义、气候适应性旅游规划的各项要求等。在今天的(下)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国内的气候旅游供给市场以及如何构建全国气候旅游统一大市场。


©摄图网

三、开展旅游的气象服务

1重视气象预警对旅游的作用

重视气象旅游预警设计,预警应在旅游线路编制中,根据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地貌等特点,特别是气象部门的中短期天气预报,编制出游的日程安排,以确保旅行团安全。科学安排旅游线路和日程,晴天安排自然风景区,阴雨天游宫殿、庙宇或古街老巷。即便像台风这样的不可抗气象灾害来临,坚壁清野坚守岗位,也可以把灾害减少到最小。既保证了游客的安全,也使旅行社的计划顺利实施。

建立旅游气象观测站,联合开展景区特殊气象景观预报和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加强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和评估,强化旅游气象预警服务的信息发布。景区预警应分为长期预警和短期预警,长期预警是在做景区规划时要考虑景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条件,以及它们与气象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灾害。加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针对游客和旅游行业的气象服务需求、敏感气象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深入开展旅游气象基础性课题研究。

在规划山岳景观时,注意保持山体原貌,离开山体和排水道,不侵占河道,不在排水道上建房屋或游乐场所,以免影响泄洪;增加绿地面积,保护森林;安装避雷设施并定期年检,保证安全;积极防范山体背风坡产生焚风,避免而引起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山区雪崩;在规划湖川景区时,修建房屋、栈道和娱乐设施要符合安全标准,能抵抗极端天气;以古建筑、石窟雕塑为主的旅游景区要考虑干旱风化、酸雨侵蚀对历史遗存的影响;干旱风化和酸雨会使古建筑表皮脱落,雕塑失去原有的艺术精美,可通过加罩和盖房等加以保护。在各种景区通过增加植被覆盖,设置地面喷水设施,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游客气候舒适度。

短期预警是根据近期或即时的天气预报实施防灾减灾。雨警:小雨广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大雨提醒游客结束游览或及时避雨,在危险的地段疏导游客撤离,停止漂流等旅游项目;暴雨,坚决撤离游客,预防山体滑坡。湖川注意水位上升,堤岸垮塌,游船靠岸停航,及早收船,以防雷电。大风,注意提前加固古树、修剪树木枝杈,以防大风折断伤人。寒潮大雪,注意植被冻害,提醒游客防寒,不到未开放的冰面滑冰、钓鱼。高温时多一些地面喷水,降低地面温度,提醒游客防中暑。此外,在旅游景区建立旅游气象服务区,完善试点景区旅游专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以点带面,在重点旅游地区全面展开旅游预警服务。

2提高旅游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的技术水平

进一步提高旅游科学化水平,随着气象观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仪器设备十分先进,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高科技的大量使用,对破坏性天气,如寒潮、台风、暴雨、暴雪等,能提前一周或更长时间发布预报,且比较准确。而且,气象预报、预警发布渠道越来越多、准确率越来越高。根据气象条件、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旅游规划,安排旅游行程,达到游客和旅行社双赢。气象服务不再仅仅局限于防灾减灾,还要挖掘特色生态气候资源,助力美好生活。气象部门要研发出花期预报、索道服务、避寒避暑专项服务、冰雪旅游气候适宜度指数、气候康养地评价指标等多种创新性、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这些服务将有效帮助公众享受天气,享受生态,让人们在美丽中国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适应战略2035》指导开展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旅游者和旅游景区内其他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害。旅游景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对设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开展气象灾害普查、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普及气象灾害预防知识和抢险救援常识和开展气象灾害监测等气象灾害防御准备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别就“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标明应急撤离通道、路线”和“配备应急用品、工具”等建设内容提出要求。

《适应战略2035》指出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应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适应战略2035》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为旅游产业的气象服务和风险应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摄图网

四、国内构建气候旅游大市场

1气候旅游供给市场

避暑:
每年7月我国进入夏季“炙烤模式”,持续的高温天气带动了“避暑游”的走红。避暑旅游分三种类型:髙山、高原型:利用气温的垂向变化规律产生的高处不胜寒现象;海滨型:由于海洋影响,海滨夏季气温比内陆低,以温和湿润为其特点;高纬度型:利用了气温的纬度变化。我国地大物博,这三种避暑旅游都存在。一是高海拔的凉爽天气:我国西高东低,多集中在西部,如西宁、丽江、大理、昆明、六盘水、拉萨等;二高纬度的凉爽:我国地处北半球,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就越低,如五大连池;三是北温带的海洋性气候的凉爽:海洋是温度调剂器,沿海比同纬度内陆低几度。如威海夏天最高气温也在30度以下。三种不同地理气候的凉爽地区,都适合去避暑、旅游、旅居。我国避暑型气候呈明显的“两高”分布,即主要集中于中高纬、高海拔地区。其余避暑型气候区零星分布于海拔1200m以上的山岳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海滨地带;

我国避暑型气候主要包括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和环渤海低山丘陵型5种地域类型,各有特色:西南高原型避暑气候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温湿适中,但辐射强;中东部山岳型避暑气候地势高、风速大、偏冷,表现出山高风大、低温高湿的山岳气候特点;环渤海低山丘陵型避暑气候地势低、湿度大、舒适期较短,偏热且受海风影响明显,会出现气温偏高、湿度较大但辐射不强的气候;西北山地高原型避暑气候温度适宜、天气晴朗,但略显干燥;东北山地平原型避暑气候凉爽、风速不大、辐射不强、湿度适中,综合条件相对优越。

我国避暑旅游需求最强烈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围成的炎热圈,其次为其他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等。时间上,避暑旅游需求初步产生于六月份,峰值出现在七月份,并在八月份开始呈现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我国南北方都具有较好避暑旅游气候条件,如长春市位于北纬43°,属中高纬度地带,夏季气候凉爽,森林、湖泊资源丰富,避暑优势明显;贵州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夏季温润多雨的宜人气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避暑旅客;除了凉爽惬意的传统避暑目的地,拥有阳光、沙滩和丰富水上活动的三亚也是诸多游客心之所向的选择。

避寒:
我国寒冷冬季时常发生雪崩雪灾、冻雨、冰雹和雾霾等异常极端灾害性气候,又由于严寒的北方供暖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故催生避寒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我国避寒旅游者分布广泛,共涉及30个省市区。中国避寒型气候呈明显的低纬度集中分布,基本位于25°N以南,界限与中国一月平均气温的8℃等温线接近。从空间分布看,我国冬季避寒旅游, 从空间分布看,云南元江河谷、西双版纳州,广西沿海,广东东部、南部沿海及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适宜开展避寒旅游。海南三亚、云南景洪等地区偏热,广西桂林、福建泉州等地区偏冷,其余大部分地区都为气候舒适区。从气候舒适期来看,从时间上看,一月份气候舒适期最长,十二月份次之,二月份气候舒适期最短;云南西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气候舒适期较长,气候舒适期较短的地方分布在广西北部。

我国避寒型气候主要包括热带海岛型、华南丘陵型和内陆高原型等3种地域类型。热带岛屿型避寒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冬季人体感知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舒适期为整个冬季,深受人们的喜爱。岭南沿海型避寒气候温凉湿润、风速较小、辐射适中,舒适期相对较短, 初冬时节略有低温低湿不适感。西南河谷型避寒气候天气晴朗、日照充足,但略显干燥,受较大地势差异的河谷地形影响,风速的变化幅度略大,冬季人体感知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舒适期为整个冬季。

冰雪:
随着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在我国的相继举行,我国冰雪旅游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冰雪旅游从“重竞技”转向多元化“均衡发展”,从专业到“大众化”冰雪旅游发展。面对冰雪消费热潮的影响,我国提出“三亿人上冰雪”“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等政策。各种冰雪旅游根据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日照时数以外的气候要素,如积雪日数、降水等要素,结合旅游者的不同旅游活动,从人体生理机能角度出发,更好的旅游。从气候要素来看,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较低,适宜进行运动休闲类的冰雪旅游活动,包括滑雪、滑冰、冰钓等运动。辽宁省冬季平均气温相对较高,积雪日数较短,可进行观光类的冰雪旅游活动,如观看冰雕展、雪雕展、雾凇等活动;吉林省冬季平均气温不低且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冰雪旅游活动,如高山滑雪运动、室外温泉等活动。除了传统的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全面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以京津冀为引领,以东北三省提升发展为基础,发挥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华北地区的后发优势,带动南方地区协同发展,形成引领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扩充的发展格局。”

空气
在我国雾霾频发背景下, 我国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旅游目的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也成为人们进行旅游选择的一大重要因素,出现了“避霾旅游”, “氧吧”定制旅游成为新潮流,天然氧吧是对生态气候旅游资源的发掘与价值转化。2016-2018年以来在国家气象局领导下已经创建的64家天然氧吧。“避霾”旅游发展迅猛,休闲养生旅游消费需求正在催生出一个以宜人气候为特色的氧吧旅游的巨大市场。

2规划提出气候适应性旅游区域大市场

我国春夏秋三季节旅游气候都比较舒适,冬季舒适度较低;年均旅游气候舒适域面积高峰值出现在5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低峰值出现在1月下旬,奠定了我国季节性旅游流的自然基础。我国旅游舒适月数的范围为3-10个月,全国平均有7个月的舒适旅游气候。其中夏季旅游的气候舒适期最长,冬季旅游的气候舒适期最短,春秋旅游的气候舒适期均在37天左右。空间分布上,我国年均旅游气候舒适度以海南、广东及东南沿海舒适度高,逐渐向西北内陆递减,西北的新疆舒适度较高,西藏和青海地区的舒适度较低。海南、云贵高原及南方区域的年均舒适度和春秋冬三季舒适度都较高,但在夏季海南舒适度低于全国平均值。舒适月数最多的为海南和云南,一年中能10个月是舒适的;最少的是青海和西藏,只有1-2个月。

我国旅游气候舒适性的演化存在空间和季节上的差异,其中旅游气候舒适期总体上呈增加态势,并将在2051-2060年达到峰值。近30年来我国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增长趋势显著,平均每十年约增加6天左右,大部分地区呈现增加态势;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旅游气候舒适度和春季、秋季、冬季的旅游气候舒适度都是增加的,且冬季增加明显,只有夏季的舒适度是不变的。据研究,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气候资源指标(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温度、相对湿度),气候对国内旅游需求影响显著。不同气候旅游资源对不同省市国内旅游需求影响的显著性不同。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覆盖全国八大区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同时,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针对旅游《适应战略2035》明确,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这对于构建全国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和全域旅游提出了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要发展生态旅游,建成全国最大避暑及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华北地区要统筹推进林草植被恢复、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等重点任务,建成生态农牧业与旅游产业体系和生态屏障绿色长城;
华东地区要提高海洋经济活动、交通、旅游等气象安全保障水平;
华南地区要发展越冬避寒旅游和滨海海洋旅游;
西北地区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遗产,发展特色景观、生态与历史民族文化旅游;
西南地区要加强气候敏感生态脆弱地区特色景观、自然遗产、历史文化与民族风俗保护,建成世界知名生态与民族文化旅游地;
青藏高原要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与避寒型气候。我国避暑型气候与避寒型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各类避暑型气候与避寒型气候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冬奥会之后,我国提出“3亿人上冰雪”,加快了中国冰雪旅游的市场,加上“氧吧”“赏花”等各种气候旅游的不断,我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摄图网

3构建全国气候旅游统一大市场

由于气候因素时刻都在影响着旅游者的决策和行为模式,进而也就可能左右着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适应战略2035》提出加强生态修复与林草防火,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候鸟栖息湿地。发展生态旅游,建成全国最大避暑及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旅游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预警的作用,从而将天气因素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气候旅游胜地创建,开发利用气候旅游资源,推动建设一批避暑避寒度假目的地,打造气候旅游产品与品牌,将不同季节、不同特点、不同地域的气候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开发利用,助推构建全国旅游大市场的全域旅游发展。

建设全国统一旅游全域大市场,有利于全面推动国内旅游由大到强转变。市场是一种战略资源。强大的国内市场不仅指规模范围更大,而且指拉动内需,提振消费、提质转型的现代全国全域旅游大市场体系。基于旅游气候对国内旅游需求的影响,省市气候背景和地理位置等的差异,旅游气候对不同省市国内旅游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积极主动配置旅游资源,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和气候资源变化协同推进,精确预测气候资源刚性约束下国内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推进我国国内旅游需求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进程,推动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的完整系统。

立足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两大视角,通过构建气候资源刚性约束下国内旅游供求政策,优化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建设全国旅游统一大市场。根据气候资源刚性约束下国内旅游需求变化趋势因地制宜调整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有利于提高旅游提质转型的内需,强化国内游“全域旅游”支撑。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和整体市场的明显优势,为此,全面稳固国内旅游全域旅游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国内市场潜力,以自身最大确定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挑战。

五、结语

当前我国的气候适应性旅游开发有限,且与理想效果差距较大。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未来我国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大,更需要转型的适应性旅游。随着收入提高,我国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旅游供需响应(适应和应对),对引导旅游活动、发展度假产业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鲜明的指示意义。未来,因地制宜发挥气候优势(如避暑或避寒),打造有价值的气候旅游产品和气候旅游品牌,从上山下海、升天入地,到进森林、走沙漠,直到天涯海角。随着人体生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未来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更为全面、准确,更好地为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旅游积极适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旅游研究者的责任所在,作者愿意和更多的旅游人士做出努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博雅方略,作者为博雅方略研究院白墨。

上一篇:旅游再出发之五:构建气候适应性旅游的国内大市场(上)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研究丨文化旅游IP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