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业。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将对21世纪的世界秩序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对旅游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于文化旅游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尤其严重,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都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毁损甚至消亡。而在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不利于遗产保护,也不能抵御气候变化的威胁,旅游发展模式的重构势在必行。因此, 如何规避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构建以旅游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完成拉动内需,提高旅游消费的任务。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对于旅游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实现旅游业提质转型,建设旅游强国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历史任务。
气候: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因素相互作用,是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决定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气候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与气温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气候既是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又是主要资源,是旅游开发必备的前提条件之一,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性特点,包括了纬度地带性、乾湿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地球上的气候资源千差万别,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及下垫面因素等。
气候变化:所谓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了地球上的各个区域,目前的变化随着全球温升加剧。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引起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变暖。全球变暖不仅仅指气温上升,海洋热膨胀、海洋酸化、冰冻圈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气候系统每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亦属于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性:气候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切实有效的气候适应行动能够降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更加具有现实迫切性。
气候旅游资源:指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候条件。也指人们无须借助任何消寒、避暑的装备和设施,就能保证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气候条件,即“宜人的气候”,故也称背景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资源不仅具有特殊的景观功能,还可以增加有特色的旅游内容。其特征有持续性和有限性,季节性和地域性,整体性和脆弱性。旅游季节性不仅包括旅游变量在时间维度上的波动,还包括在空间维度和变量维度上的非均衡。
小气候旅游资源:近地1~2米高度空气层(又称“贴地层”)内因土壤、植被等差异所产生的特殊气候统称小气候,亦称“贴地气候”“微气候”。小气候特征的空间水平尺度一般不越过10公里,垂直范围不越过1公里,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活动场所,也是旅游的主要场所。小(微)气候不仅取决于景区旅游气候条件,还和景区内的海拔、地形、坡度等地理因素、自然和人文景观因素相关。小气候与人类旅游关系极为密切,小气候差异是引起旅游的主要因素,如从城市气候转到湖滨气候、森林气候、乡村农田气候、洞穴气候等气候环境中。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衡量旅游者在旅游中热舒适与否的指标,根据一定条件下皮肤的温度、出汗量、热感和人体调节机能所承受的负荷来确定,主要受太阳辐射、最高(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力等因素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旅游时空变化(旅游的季节性)适游期长短和旅游设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Terjung提出了气候舒适性指数(Comfort Index)概念;1973年奥利佛在暴露实验基础上建立了风寒指数量表;加拿大气象局建立了气候舒适性指数测评标准。目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形成了很多评价方案和专项指标,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辐射指数等。国内学者也相应地创建了旅游气候舒适度标准,如引入生物气温指标评价区域旅游气候舒适度;旅游气候舒适度从微观层面为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提供参考信息,从宏观层面上为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适应性型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被普遍认为是气候适应性旅游!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其中生态气候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
气候和旅游关系密切,气候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因子,旅游业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景观审美中,气象气候被誉为“风景的妆容”“风景非化妆师”,气候条件优劣是旅游者选择旅游对象与旅游日期的重要因素。国外对旅游气候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已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集中在气候对旅游目的地的、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及旅游对气候的影响等方面。而国内的旅游气候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究,具体指导旅游地的资源开发和发展。
气候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着旅游活动,包括资源吸引物的季节性更替和游客舒适度改变两个方面。对游客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影响很大,并最终与旅游舒适度一起对游客出游产生干扰。
对旅游景观: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影响很大,尤其是地表景观;它深刻影响各地民居建筑及风俗习惯等人文景观的特点。典型的气象气候本身即可成为旅游景观,是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必备基础。
气候对旅游季节性明显。气候是影响旅游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旅游业长期受到季节性波动困扰,这种非均衡波动给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稳定都产生了诸多干扰,还严重降低了游客体验价值。。旅游资源特性决定了季节性特点及其在平抑季节性中的作用,
旅游业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是影响旅游业安全和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舒适的气候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出游时机的必要条件。
气候的不可控性是旅游活动常态化的主要威胁。气象灾害及风险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的赋存状况、旅游者出游决策以及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深刻理解旅游季节性的内涵和特征,能有效解决我国旅游产业失衡问题,实现旅游业在时空维度的均衡发展。如遗产型旅游资源和文化型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较弱,其在平抑季节性中的作用的研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游客将旅游目的地的气候环境状况作为出行决策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能帮助旅游管理部门做出科学决策,对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的重要挑战,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气象灾难,包括极端气候在内的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在显现。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对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旅游服务体系的各种影响,包括直接的气候影响、间接的气候及环境影响、旅游流的可能变化、社会影响4个方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指出,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3.7℃。随着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及海平面上升,同时洪涝、干旱、台风、高温及雪灾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频率增加,气候变化将彻底地改变世界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世界旅游市场的格局。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增多,直接带给炎热、冰川消融、洪水、生物锐减、飓风、干旱、瘟疫……气候变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警戒”与“较高”等级交替变更特征。气候变化带来的急速冲击(如极端天气事件)与慢性压力(如生态系统转变)下,旅游地气候风险日益严峻。气候暖化、极端降水、水资源消耗、过度旅游、旅游贡献不够、旅游资源质量较低等因素对加大了旅游地气候风险。旅游如何在与气候适应协同的同时实现有序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有弊有利。有利的方面是,随着气候变暖,高山旅游舒适度会增加,意味着适宜旅游的时间将延长,初春和秋末可能成为继避暑旅游的新旅游增长点,而气候变暖带来的高温日数增多,将导致夏季高山避暑游更吸引游客。有害的方面是,旅游业因气候变化而受害,气候变暖、降水减少造成降雪和积雪日数减少,赏雪滑雪时间和周期会相对缩短;灾害性、极端性天气增多趋势会增大游客安全风险;海岸地区和热带小岛如马尔代夫等旅游胜地正面临气温与海平面上升的威胁;非洲沙漠化程度逐渐爬升,威胁该地区依赖旅游业生存的人的生计;全球变暖使加拿大西海岸降雪减少,影响了东部旅游业发展,如野地旅行、冬季钓鱼、滑雪等旅游项目的;气候变化使芬兰的冬季越来越短,传统的罗凡尼米圣诞节旅游也受到影响。比较而言,气候变化带给旅游的弊端更大更多。
我国气候旅游资源从南到北,从东南到西北,类型多样,还有不同高度山地气候和海滨气候。按纬度从南到北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六个热量带;按水分条件,自东南向西北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乾旱和干旱四个类型;我国各地纬度、距海远近、地形地势以及在大气环流中所处位置不同,使得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决定我国气候基本恪局的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类型。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气候旅游资源的有效性降低,风险增大;我国类型多样的气候旅游资源与自然、人文景观互为补充,形成天、地、人、物四维立体的旅游资源。
表1:我国极为丰富的气候旅游资源系统主要有避暑、避寒和阳光等类型。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位于适于旅游活动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从气温和乾湿状况来说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各地气候的差异,山区气候很明显的垂直分异,加上小气候类型更为複杂多样,同一景区同一季节,微气候舒适度不同,游客游憩行为也不同,便于组织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多种旅游活动。不同景观特色、不同地理位置所对应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点不同,不同的地表环境、海拔高度及独特的天气气候环境,孕育出丰富多样的气候景观、争奇斗艳的物候景观、秀美奇特的立体气候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旅游。
我国的旅游季节性呈现综合化、层次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是世界上气象气候景观最丰富多样、立体气候景观最为显著多彩的国家。故气候旅游资源在时问上有季节性特点,不及时开发利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南枝向暖北枝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都是描述气候特征的。即使同一季节,在全国也可开展多种气候旅游:隆冬季节在海南岛可以避寒,还可以进行滑水、帆船等水上娱乐活动;而在哈尔滨可以观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也可以组织滑雪、冬猎、观赏冰雕等旅游。
最近这些年,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我国各季节的旅游舒适度变化差异较大。总体上冬季的适宜旅游区范围随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大而逐渐增大,而夏季的适宜旅游区范围则随着气候的变暖的不断加大而逐渐缩小。春秋季节的旅游舒适度变化较为复杂,春季的三、四月份适宜旅游的地区范围逐渐增大,五月份适宜旅游的地区范围随着气候的变暖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秋季的九、十月份适宜旅游的地区范围逐渐缩小,十一月适宜旅游的地区范围则逐渐增大。气候旅游是一种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每个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我国可以发展多种气候旅游。
气候变化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而旅游业也影响气候变化,如旅游导致的交通班次增多了碳排放,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气候敏感性进一步凸显。旅游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主要是旅游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与“适应”。整合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是旅游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难点。旅游业的增长方式要改变,担负起更多的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发展要更适度、更稳健和更负责的旅游;生态旅游是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游客旅游行为转变的重要方向,对缓解气候变化的负面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气候变化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旅游业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适应气候变化不但有利于增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的节能减排是旅游业缓解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生态旅游”被国际一致认为是气候适应性旅游。生态旅游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k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几十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树立可持续旅游发展观、积极开发替代性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构建旅游危机管理系统和开拓潜在旅游市场是旅游业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
旅游小气候接与旅游息息相关,旅游景区微气候改善十分重要。适应或调节改善景区微气候环境,规划设计自然、健康、宜人的旅游景观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微气候舒适度与景区内建筑要素(建筑体形、建筑朝向、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绿植、水体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景区建筑外部空间中的微气候有利于减少能耗,提高舒适度,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更健康和安全的环境,最终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适应战略2035》在深入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基础及挑战机遇的基础上,明确新阶段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领域、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其中提出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业。作为拉动内需代表幸福生活实现“中国梦”的旅游被作为重点,具体要求:
完善旅游目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处置和游客安全管理制度。
识别并评估气候敏感型旅游资源的潜在风险,科学开展古树名木、桥梁、村落、古建筑、遗址遗迹等旅游资源保护的人工干预。
科学把握气候变暖机遇,发掘气候资源潜力,合理开发避暑避寒、赏花赏叶、冰雪云雾等气温敏感型旅游观光、科普、度假新业态。
鼓励各地实施温湿度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等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指数发布制度。
与之前的战略相比,《适应战略2035》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为旅游产业的气象服务和风险应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落实到旅游方面,包括了从城乡到陆海再到自然文化等各方面的旅游;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提出构建全国旅游大市场和统一的全域旅游气候性适应的新任务;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为我国旅游产业继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提出了要求。
重视气象旅游预警设计,预警应在旅游线路编制中,根据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地貌等特点,特别是气象部门的中短期天气预报,编制出游的日程安排,以确保旅行团安全。科学安排旅游线路和日程,晴天安排自然风景区,阴雨天游宫殿、庙宇或古街老巷。即便像台风这样的不可抗气象灾害来临,坚壁清野坚守岗位,也可以把灾害减少到最小。既保证了游客的安全,也使旅行社的计划顺利实施。
建立旅游气象观测站,联合开展景区特殊气象景观预报和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加强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和评估,强化旅游气象预警服务的信息发布。景区预警应分为长期预警和短期预警,长期预警是在做景区规划时要考虑景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条件,以及它们与气象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灾害。加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针对游客和旅游行业的气象服务需求、敏感气象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深入开展旅游气象基础性课题研究。
在规划山岳景观时,注意保持山体原貌,离开山体和排水道,不侵占河道,不在排水道上建房屋或游乐场所,以免影响泄洪;增加绿地面积,保护森林;安装避雷设施并定期年检,保证安全;积极防范山体背风坡产生焚风,避免而引起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山区雪崩;在规划湖川景区时,修建房屋、栈道和娱乐设施要符合安全标准,能抵抗极端天气;以古建筑、石窟雕塑为主的旅游景区要考虑干旱风化、酸雨侵蚀对历史遗存的影响;干旱风化和酸雨会使古建筑表皮脱落,雕塑失去原有的艺术精美,可通过加罩和盖房等加以保护。在各种景区通过增加植被覆盖,设置地面喷水设施,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游客气候舒适度。
短期预警是根据近期或即时的天气预报实施防灾减灾。雨警:小雨广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大雨提醒游客结束游览或及时避雨,在危险的地段疏导游客撤离,停止漂流等旅游项目;暴雨,坚决撤离游客,预防山体滑坡。湖川注意水位上升,堤岸垮塌,游船靠岸停航,及早收船,以防雷电。大风,注意提前加固古树、修剪树木枝杈,以防大风折断伤人。寒潮大雪,注意植被冻害,提醒游客防寒,不到未开放的冰面滑冰、钓鱼。高温时多一些地面喷水,降低地面温度,提醒游客防中暑。此外,在旅游景区建立旅游气象服务区,完善试点景区旅游专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以点带面,在重点旅游地区全面展开旅游预警服务。
进一步提高旅游科学化水平,随着气象观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仪器设备十分先进,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高科技的大量使用,对破坏性天气,如寒潮、台风、暴雨、暴雪等,能提前一周或更长时间发布预报,且比较准确。而且,气象预报、预警发布渠道越来越多、准确率越来越高。根据气象条件、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旅游规划,安排旅游行程,达到游客和旅行社双赢。气象服务不再仅仅局限于防灾减灾,还要挖掘特色生态气候资源,助力美好生活。气象部门要研发出花期预报、索道服务、避寒避暑专项服务、冰雪旅游气候适宜度指数、气候康养地评价指标等多种创新性、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这些服务将有效帮助公众享受天气,享受生态,让人们在美丽中国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适应战略2035》指导开展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旅游者和旅游景区内其他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害。旅游景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对设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开展气象灾害普查、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普及气象灾害预防知识和抢险救援常识和开展气象灾害监测等气象灾害防御准备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别就“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标明应急撤离通道、路线”和“配备应急用品、工具”等建设内容提出要求。
《适应战略2035》指出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应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适应战略2035》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为旅游产业的气象服务和风险应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