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关注 | 传承发展新契机:文旅部公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5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名单原文如下↓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经材料审核、实地暗访和专家评审等工作程序,确定了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具体如下: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龙岩市、三明市)

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

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太原市、吕梁市)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延安市)

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即日起5个工作日。我国公民和法人机构如对建议名单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实名向文化和旅游部书面反映(邮寄时间以邮戳为准),并同时提供事实理由和相关依据、证据,以及反映人姓名、工作单位(或反映机构名称)、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方式,以便核查。

邮寄地址及邮编: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100020。

联系电话:010-59882539(传真)。

文化和旅游部
2025年5月19日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的公示,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进入新阶段。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阶段性成果检验,更是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质量文旅发展动能的重要契机。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这些保护区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的语言、建筑、民俗等,承载着客家先民的智慧与精神。通过设立保护区,能够系统性地保护与传承客家文化,防止其在现代社会冲击下逐渐消逝。赣南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对客家围屋等物质文化遗产与客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让客家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持续绽放光彩。

从文旅视角而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像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土家摆手舞、土家织锦、苗族刺绣等非遗项目,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可开发出特色文旅产品。据相关报道,当地通过举办土家苗族文化旅游节,吸引大量游客,既传播了民族文化,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种以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从文化自信层面分析,这些保护区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例如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保护传承藏族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艺术等,让藏族同胞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进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也让更多其他民族的民众了解藏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共同构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

从区域协同发展角度来讲,像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涉及太原市、吕梁市,这种跨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促进区域间在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区域内通过整合晋商文化资源,联合打造晋商文化旅游线路,提升了区域整体文化影响力与旅游竞争力。

上一篇:博雅方略文旅集团春节放假通知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关注 | 贵州黔西游船倾覆事故致10人遇难,文旅部紧急部署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