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第二批拟建设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名单的公示,此次公示的第二批拟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名单涵盖了多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全文如下:
关于第二批拟建设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名单的公示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办科教发〔2024〕122号),经申报、推荐、评审,文化和旅游部拟确定第二批建设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名单,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公示之日起计算)。公示期内,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书面反映。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并提供所反映问题的佐证材料。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工作(学习)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59881085
传真:010-59881428
电子邮箱:qiaowei@mct.gov.cn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是文化和旅游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平台,也是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培育基地。其定位是促进科技研究成果工程应用,实现从科技到产业的转化,核心任务是依托市场需求,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于一体,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回顾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其于2023年8月启动筹建,2024年11月,首批11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这11个中心覆盖了北京、辽宁、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8个省市。
其中智慧光影应用技术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音像资源数字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3个在北京;智能舞台系统集成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沉浸声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2个在浙江;景区交易数据要素化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在福建;虚拟现实共性技术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在山东;大型仿生演艺装备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在辽宁;数字艺术显示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在湖南;主题乐园设施集成与智能管理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在广东;视觉融合场景体验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在四川。
首批技术创新中心的研发领域,主要面向演艺装备、游乐设施、智慧旅游与景区建设、艺术显示与交互体验、文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等五大应用场景,由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作为依托单位。
@摄图网
如今,首批中心仍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以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其打造的黄山风景区迎客松游客服务项目,通过多源数据分析,实现了交通索道运力的均衡调度,使游客上山时间平均减少 50%;同时,通过预测时空数据引导规划路线,让下山排队时间平均减少 80%,极大地优化了游客体验。
景区交易数据要素化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为沈阳故宫提供了特定人群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沈阳故宫针对特定人群实行免票、半价优惠政策,特定群体达100多万。以往,这些人群需频繁出示证件,而人工也难以判断证件有效性和真实性;现在,该项目打通了 “数据孤岛”,实现了 “免证购票”“免证入园”,在提升旅游效率与便捷性的同时,也确保了数据的合规使用与监管。
数字艺术显示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运用高清三维扫描、AI算法、数字交互应用等技术,积极推进苏州丝绸纹样的挖掘、提升和传承。此外,该中心还参与了多个项目,如首都图书馆和中华诗词学会联合打造的“中华诗词博物馆”,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诗词文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不止运河——沉浸式体验展”,利用三维衍射装置和LED屏幕营造沉浸式体验;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的“数字长屏”,将传统建筑与现代显示技术结合,创造了壮观的光影秀。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从首批技术创新中心的丰硕成果到第二批拟建设中心的蓄势待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与文旅融合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这些技术创新中心如同一个个强大的引擎,驱动着文旅行业在技术应用、服务升级、文化传承等方面不断突破。未来,随着这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文旅行业将迎来更多技术革新,为人们带来更丰富、便捷、高品质的文旅体验,同时也将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让文化的魅力在科技的赋能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