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入境旅游发展:政策赋能、服务升级与文化体验创新

2025年5月31日至6月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在京举办,这场盛会包含政策发布、交易洽谈、合作签约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位入境旅行商代表及亚太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参与。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北京接待入境游客146.0万人次,同比增长57.1%,实现旅游花费19.0亿美元,增长55.0%,呈现出游客规模与消费能级双向跃升的良好态势。 

会上,《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重磅发布,围绕产品、宣传、服务和保障4大方面推出22条务实举措。在产品供给上,将丰富世界遗产游、特色胡同游等特色化体验式产品,培育文商旅体融合的品牌活动,营造“月月有主题、处处有特色”的消费场景;宣传推广方面,将提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影响力,推广英文版城市地图,动态植入多元要素资源;服务提升上,将拓展国际航线、简化入境通关流程、优化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动更多境外银行卡支持轨道交通“拍卡过闸”,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首创“全城退税,一点通办”模式。 

一系列配套举措同步落地,美国运通卡(Amex)、日本吉事美卡(JCB)于2025年6月底实现北京地铁直接拍卡通行;Visa将为文旅小微企业开展数字技能培训,万事达卡推出拍卡乘车返现活动;携程升级入境游服务中心,引入智能AI旅行助手提供实时翻译、行程定制等服务。针对“散客化、个性化、深度游”趋势,“北京新发现”十大主题线路发布,涵盖文化深度体验、市井生活探访等类型,并为短期入境游客打造“机场周边游”产品包,相关线路已在英文网站和文旅专区上线。

大会交易洽谈会围绕八大场景组织对接,达成合作事项900余个,涉及意向金额3.08亿元,签署20份合作意向书。北京市还向多家单位颁发北京旅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证书,闭幕式在秀水街举办,其“首都一站式文旅购物中心”提供多语种服务、外卡支付等便利,让海外旅行商体验到高效便捷的购物服务。 

@文旅北京

入境旅游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重要载体,在入境旅游中具有关键作用:一是展示目的地文化,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设施为外国游客提供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窗口;二是促进旅游体验升级,帮助游客深入理解文化背景,推动从“观光游”向“深度文化体验游”转变;三是塑造国际形象,传递开放包容的国家特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四是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丰富的文化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多方面挑战。语言障碍方面,多语种标识和导览资料不足,服务人员外语沟通能力有限,境外游客预订与支付系统兼容性有待提升,数字化服务尚处起步阶段,国际平台接入和沉浸式技术应用较少。文化表达方式上,以静态展览为主,互动体验不足,对当代文化和多元地域特色展示较少,创新性有待加强。文化服务开放度方面,多以本地居民为服务对象,外向度意识欠缺,社区文化服务的国际化水平需提升。 

@北京发布

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化水平,需从多维度发力。在设施建设上,实现多语种服务全覆盖,在交通枢纽等场所设立国际标准旅游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的多语种标识系统,配备导览设备和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多语种预约平台,延长热门场馆开放时间,完善交通接驳。 

在文化活动创新上,系统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增设非遗工坊等融合空间,设计“城市文化漫步”等主题线路,引入国际文化团体举办艺术节等活动。在人员培训上,围绕跨文化沟通、国际礼仪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和外语能力。 

数字技术应用是重要抓手,可开发VR、AR数字文化体验项目,通过大数据算法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荐,整合移动应用与社交媒体,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和互动。同时,需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探索市场化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将服务优化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协调联动和评估反馈机制,兼顾游客与本地居民的满意度。 

入境游中的文化体验升级与服务提升

随着入境游的火热发展,海外游客的需求逐渐转向深度文化体验,穿上汉服打卡、学习传统手工、观看非遗展演等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广受关注。英国博主亚当在景德镇体验制瓷、孟加拉国留学生萨米娅・西迪克打卡河北胜芳灯会等案例,体现了海外游客对中国人文的深入探索渴望,菜市场、乡村大集等充满烟火气的场所也成为热门打卡地,显示出国际游客从传统观光向深层文化互动的转变趋势。 

各地积极响应这一需求,丰富文旅产品结构。广西民族博物馆结合春节、三月三等节庆,推出芦笙舞展演、铜鼓拓印等互动活动,计划进一步挖掘资源,提供特色化、分众化服务。湖南张家界元宵灯会、北京庙会等活动中,非遗展演与数字技术结合,吸引大量海外游客参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指出,“共情”是活动策划的关键,春节活动的成功在于突破文化语言隔阂,让外国游客获得深度体验。 

@大众点评

旅游服务的针对性与多样性持续提升,携程推出超1万条融合文化元素的日游及半日游线路,提供13种语言全流程服务,上线超1.1万家景区门票,引入国际化售票机。未来,携程将通过游客画像提供精准语言服务,开发定制化产品,借助海外平台展示中国旅游魅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家建议,加强境外调研、提升接待人员解说服务质量,聘用在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进一步优化海外游客体验。 

入境旅游的蓬勃发展,既得益于政策支持与服务优化,也离不开文化体验的深度挖掘,多方合力推动着中国成为国际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上一篇:博雅视野 | “泼天的狂欢”:泼水节如何成为文旅产业的强劲引擎?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AI 赋能文旅:从专用实践到超级应用的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