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经济”与“夜经济”异曲同工,都是通过挖掘时间差与空间差,丰富消费场景、改善文旅品质、扩容城市经济的重要路径。作为反映民生经济的重要窗口和展示城市生活的独特镜像,晨经济的兴起正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不仅塑造着中国文旅消费的新格局,更成为推动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各地通过打造特色场景、培育新兴业态,构建起独具地域特色的晨经济品牌体系,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一、晨经济的多元实践:地域特色与城市韵味的生动呈现
晨启杭州:从CityWalk到全场景晨间体验
杭州的晨经济探索颇具示范意义,其发展脉络清晰展现了从自发到系统的升级路径。
2022年,杭州市以“跟着名家、漫步杭州”系列活动为起点,通过50余场主题CityWalk,让游客在街巷中解码历史文化与市井风情,也为晨经济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23年,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发布“晨启杭州”品牌,推出“杭州晨间CityWalk52种玩法”,围绕“早茶早餐、早市早集、早起运动、早间参访、早游体验”五大主题设计线路:如“游埠豆浆—网红葱包桧—城隍阁”的早茶线路,“大马弄—周萍粽子—阿龙牛肉煎包”的早市线路,或是“东河坝子桥—五柳巷”的水上巴士早游线路,全面激活晨间消费氛围。
2024年,杭州启动“推晨出新”计划,扩展出“晨观、晨市、晨修、晨淘、晨练、晨拍、晨阅、晨戏、晨游、晨咏”十大体验场景:登马家坞观景台“晨观”西湖薄雾,逛“文二菜市”品味“晨市”烟火,沿大运河“晨练”慢跑,在满陇桂雨“晨拍”晨光,在弥陀寺文化公园“晨阅”历史……进一步强化了晨经济与文旅的互动。
杭州的实践依托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危旧房与背街小巷改造激活了历史建筑与“宝藏小店”,农贸市场升级为“文化容器”。西湖边的东山弄市集改造后日均客流增25%,文二菜市日均客流达1万人次,既满足本地民生需求,又成为游客感受“步步有历史、处处有文化”的网红打卡地。
@杭州文旅指南
武汉“过早”:碳水江湖里的市井温情
武汉的“过早”文化以风风火火的烟火气著称,是城市生活最鲜活的注脚。这一源于码头工人晨间快速补给需求的习俗,如今已演变为涵盖热干面、豆皮、油饼包烧麦等数十种美食的“碳水盛宴”,更成为串联历史与市井的文旅IP。
武汉市通过打造主题游览线路,将“过早”与城市文化深度绑定:粮道街、山海关路、大成路等“过早名街”串联起赵师傅油饼包烧麦、严氏烧麦等老字号,游客在品味美食时,可穿梭于花楼街、汉正街等历史街区,感受老汉口风情;政府重点扶持“蔡林记”“老通城”等品牌,通过标准化运营、数字化营销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生,“蔡林记热干面”甚至通过连锁经营走向全国。
“过早”不仅是饮食行为,更承载着社会温情——邻里在早点铺闲聊增进感情,铺内悬挂的名人字画让早餐充满文化味,成为武汉人生活方式与城市温度的生动体现。
广州早茶:慢调诗意里的生活哲学
与武汉的热闹不同,广州“叹早茶”展现出慢节奏的精致与从容。在这里,早餐超越果腹需求,成为老友相聚、商务洽谈、家庭欢聚的载体,一盏清茶、两件点心间,流淌着岭南饮食文化的活态传承。
广式早茶的渊源可追溯至清代沿海渔村的晨间小食,经一品堂、丽华等老字号改良后风靡全城,1860年光绪皇帝南巡的赞誉更让“食在广州”美名远播。如今,早茶在保留传统(如虾饺、烧卖、肠粉等经典点心)的同时,融入法式午餐等国际元素,推出“早午餐”概念,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尚符号。广州市政府通过非遗保护、国际推广等举措,让早茶成为向世界讲述岭南故事的文化名片。
@摄图网
东北早市:烟火气里的地域与历史印记
东北早市以“种类多、物价低、烟火浓”成为网红打卡地,其统一的风貌背后是地域历史与人文的沉淀。
黑土地孕育的油豆角、玉米等作物,与闯关东时期传入的山东面食(如煎饼、油炸糕)结合,构成高能量美食体系;苞米面贴饼子、大碴粥等粗粮则留存着先民的艰苦记忆。作为中国最早拥有铁路的地区,火车带来的人口流动让特色食物沿铁路线扩散,形成“一地爆款、全域流行”的格局。
早市摊主一句“孩儿,来尝尝”的吆喝,讨价还价间的爽朗笑声,尽显东北人的热情豪爽,让早市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
二、晨经济发展的特色路径与启示
重构城市空间,促进文旅融合通过城市更新,将历史街区、社区小店等非传统景点转化为文旅资源,推动“旅游景点”向“文化容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型。如杭州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既服务本地居民,又为游客提供异质化体验。
激活晨间时段,推动全时域旅游将“闲置”的清晨转化为消费黄金窗口,填补旅游时段空白,从“白天游”扩展为“全天游”。晨经济与夜经济互补,形成全时域旅游产品体系,增强城市吸引力。
供需协同发力,升级消费服务把握Z世代“深体验、轻打卡”需求,通过UGC实现“全民共创”;供给侧则以“文化赋值”提升场景吸引力,如东北早市的人情味、广州早茶的慢生活,均增强了消费黏性。
构建协同生态,保障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资源整合与政策设计,市场推动业态创新,市民与游客参与口碑传播,形成“三元共治”格局。同时,利用大数据优化线路设计,让晨经济既保留烟火气,又具备长效发展动力。
@摄图网
晨经济的兴起,是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民生需求与经济潜力的双向奔赴。从杭州的“晨启”到武汉的“过早”,从广州的早茶到东北的早市,各地以地域文化为根,以创新场景为翼,让清晨的城市既充满烟火温情,又迸发经济活力。未来,随着全时域、全空间文旅消费体系的完善,晨经济将持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展现中国城市魅力的重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