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热门目的地
五一假期来临,大众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各地依托特色文旅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推出文艺演出、非遗民俗活动等,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安全保障,更好满足市民游客出游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长线游、深度游成为旅游市场新引擎,国内长线游预订出游人次占比达46%,机票、租车、酒店、火车票、民宿等均呈两位数增长,北京、上海、陕西、四川、江苏等地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摄图网
5月1日,美团旅行发布的“五一”假期首日数据显示,假期第一天,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多地景区进入“人从众”模式,由异地游客贡献的景区门票交易额同比增长15%左右,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度假区、万岁山武侠城、泰山风景名胜区、老君山风景名胜区、西安博物院、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故宫博物院、红山森林动物园、洛邑古城热度位居景区前十位。
“请4休11”掀起拼假热,各地演唱会、音乐节音浪沸腾,奔县游、味蕾游、长线游等多种玩法交织,“五一”旅游热度有望创近三年新高。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五一”期间县域五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增速快于全国大盘。“五一”前夕,美团旅行联合美团会员发放机票、酒店、门票等大额立减出游券,带动多个出游服务增长,用美团旅行完成“一站式”出游的效应开始显现。
@摄图网
超长11天“拼假”让游客玩得更深入,深度旅游成大趋势。00后年轻游客倾向于提前订酒店、连住几日,以及住在热门景区、古迹、音乐节等展演场地周边3公里内,以便深度探访当地人文风情。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五一”假期首日,长治、喀什地区、恩施州、齐齐哈尔、凉山州、汕尾、天水、乌海、铜陵、石嘴山成为“五一”酒店提前订黑马目的地,探访古寺与壁画、感受边疆人文风情、品尝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美食、“一路向北”打卡东北、探访沙水相拥的西北小城,都成为年轻人旅行的意义。
@摄图网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推行,入境游市场增长态势明显。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
根据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多家OTA(在线旅行社)发布的数据统计,入境游订单爆发仍是“五一”假期最值得关注的重点。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
据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黄金周与中国“五一”假期有所重叠,“五一”假期日本游客来华订单同比增长近两倍,中国游客赴日包车游预订量同比上涨60%。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仍是入境游的核心目的地。同时,重庆、青岛等城市凭借特色文旅体验跻身Top 10(前10名)。客源国方面,日韩、东南亚国家占比较高,韩国、日本、新加坡位列前三。
@摄图网
五一旅游市场一片繁荣景象。从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到西藏纳木错的星空露营地,从故宫角楼的全息换装体验到重庆洪崖洞的赛博朋克夜市,全国各地都上演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盛宴。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追求深度体验——在喀什古城学跳维吾尔族舞蹈,或是在景德镇亲手烧制青花瓷。
数据显示,假期首日(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3.3亿人次,环比增长56%,同比增长6.2%。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约775万人次。"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政策让外国游客购物更便捷,"一票三日"等创新措施则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在山西博物院,AR技术让文物"活"了过来;在山东日照,千架无人机点亮夜空演绎《孙子兵法》。我们突然发现:中国的丰富性,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