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 | 数字文旅: 文旅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与发展趋势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行“微短剧+”行动计划的通知,旨在通过该计划为众多行业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该行动计划的核心在于将微短剧这一新兴文艺形态与其他行业紧密结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微短剧的内容质量和艺术水平,更能够推动其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

“微短剧+”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

广电办发〔202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

微短剧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兴文艺形态,兼具影视剧基因与短视频特性,以其快节奏、高密度、题材丰富的内容优势,低成本、短周期、体量灵活的制作优势,接地气、懂网络、贴近生活的传播优势,广泛触达各类视听受众、深度参与内容生态优化、迅速打通多种发行渠道、有效形成多元商业模式,对推动文艺创新、丰富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赋能千行百业有重要作用。广电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创作提升,坚决遏制微短剧野蛮增长态势,多措并举推动微短剧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服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推动微短剧与千行百业结合,激发全社会深度参与网络文艺创新创造的活力,丰富拓展微短剧题材、体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广电总局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具体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及目标

“微短剧+”是指将微短剧与其他领域或行业相结合,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经济业态,带动微短剧内容提质升级并赋能千行百业。2025年,广电总局将深入组织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继续推进“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启动“跟着微短剧学经典”“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等创作计划,实现在细分领域,共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引领作用和创新价值的重点微短剧,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质微短剧。

二、主要创作计划

(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落实《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名城名镇名村、产业园区、传统文化、国家文化公园、城市景点、自然景观等八大创作方向,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2025年,创作推出100部左右重点作品,探索更多“微短剧+文旅”的融合新模式,更好将微短剧流量优势引导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

(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促进微短剧与法律知识、法治案例深度融合,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法律的威严与温度,更好地将微短剧的传播优势转化为普法效能,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2025年,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创作播出一批“跟着微短剧来学法”优秀微短剧,打造凸显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名片,通过微短剧传播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成果与法治理念。

(三)“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创作计划

推动微短剧融入科普知识和科学精神,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微短剧创作,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赋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2025年,创作一批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制作精良的科普类微短剧,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风尚。

(四)“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创作计划

推动微短剧与中华经典古籍、名著名篇,以及其中的名人名句等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用新表达、新手法、新技术,融入新时代精神,对经典及蕴含在其中的内涵、智慧进行创新演绎和阐释,创作播出一批源于经典、观照现实的“经典”微短剧,让经典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营造全社会学习经典、爱上经典的氛围。2025年,指导创作一批以经典著作为蓝本、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的优秀微短剧。

(五)“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

运用微短剧创作传播优势,充分联动各行各业、深度赋能品牌发展,鼓励带动品牌方、制作方、广告方等通力合作,共同讲好中国品牌创新发展的故事,搭建起品牌与消费者生动互动的重要桥梁,助力企业文化传播。2025年,指导创作一批讲述新时代国有品牌、民营品牌及“老字号”创新发展故事的优质微短剧。

(六)“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致力融合古今,赋予微短剧艺术以非遗特色、增强其文化内涵,让非遗通过新技术、新场景、新形式焕发出新生机、促进其活态传承,着力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非遗题材微短剧作品,助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2025年,指导创作一批有思想内涵、有艺术追求、有制作品质的非遗题材微短剧,搭建起微短剧与非遗良性互动的新桥梁。

三、组织保障

各级广电主管部门建立“微短剧+”行动计划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吸引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切实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落实。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选择重点领域,大胆实践,加大组织、引导、投入力度,实现微短剧题材类型的突破,同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微短剧+”行动计划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在上述创作计划之外,发掘和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微短剧+”创作计划,发挥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积极作用。

特此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2025年1月4日

“微短剧+”行动计划对旅游业的启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旨在将微短剧与其他领域或行业相结合,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这一政策对旅游行业具有深远的启示。

首先,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具有成本低、拍摄周期短、叙事节奏快等鲜明特点,非常适合与旅游行业结合。通过微短剧,可以生动展现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这种以故事化、轻量化方式表达的旅游推广,比传统的宣传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微短剧的传播能力强,种草效率高,能够将线上的流量转化为线下的游客。通过微短剧的宣发,可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广泛的传播效应,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关注旅游目的地。同时,结合微短剧的剧情进行二创、打卡等活动,可以提升景点的热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

此外,微短剧还可以为旅游行业带来新的流量入口和营销契机。在微短剧的拍摄和宣发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营销手段,如裂变式传播、演员代言、花絮营销等,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微短剧的拍摄,可以形成多个网红打卡点,进一步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还可以促进文旅融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通过挖掘城市文化元素,将微短剧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风情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有温度、有共鸣的内容,深化游客的文化体验与情感连接。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还可以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然而,在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需要找准城市文化与微短剧创作的结合点,确保微短剧的内容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相契合;同时,还需要注重微短剧的品质和制作水平,确保其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微短剧+”行动计划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充分利用微短剧的传播优势和创作特点,结合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可以推动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摄图网 

上一篇:博雅关注丨2023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开始申报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 | 全国冬季旅游丰富多彩,文化旅游部推出12条精品旅游线路,引领冰雪旅游个性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