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 | 广东茂名:以“墟”为媒,农文旅商合力带旺镇域经济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和文旅的深入融合表明,“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风土文化为灵魂,深度挖掘乡村价值,跨界创新产业业态,形成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能高效激发乡村经济的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全省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寻求突破,解决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助力当地高质量发展?这是许多农业大市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广东茂名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锚定“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目标,着眼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用特色文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以六个示范墟为媒,推动农文旅

 

一、聚焦本土,以墟为样板,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大格局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正确研判形势,做出科学决策,才能抢抓发展机遇。俗话说“北有赶集,南有趁墟”。“墟市”(也称为“圩市”),是岭南地区对于集市的称呼,旧称“贸易之场”。过去一到墟日,四面八方的人赶到墟场交易,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茂名共有104个涉农镇(街),有独特的“趁墟”乡村文化;有1699个涉农村(居),农村户籍人口占比近六成。茂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镇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镇村。

2022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强县行动和“百墟千村振兴计划”。茂名以乡村振兴“145”工作法贯通乡村五大振兴。即遵循一套流程:“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体系;抓住四大要素: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做好五项工作: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着力破解“乡村振兴怎么干”难题。

针对当地特色,茂名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乡镇联城带村水平,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推动各地依托本土资源,分别打造1个独具特色的“墟”。茂南区选点金塘镇打造展现“油城文化”的油城墟;电白区选点观珠镇沙垌村打造以沉香为主题的沉香墟;水东湾新城选点南海街道打造具“渔港风韵、渔村风情、鱼鲜风味、渔民风采”内涵的晏镜疍家墟;信宜市选点信宜市区、镇隆镇打造以“窦州文化、信义文化”为特色的窦州墟;高州市选点曹江镇打造彰显“高凉冼太好心文化”的高凉墟;化州市选点杨梅镇打造以化橘红为主题的橘州墟。

六大墟深度挖掘本地文化特色,赋能产业发展,打造农文旅商相结合的城乡融合发展样板,为茂名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描就一笔墟镇美景美食相益、文化艺术交融、传统与新潮共振的浓墨色彩。


二、整合资源,以墟为桥梁,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

 

茂名市通过串联起散落角落的乡村资源,突出资源特色优势,以墟为桥梁推动城市资源下沉乡村,乡村资源上行城市,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能量。


01推动城市资源下沉,活跃乡村文化


茂名市建立了以墟为重要切入点的资源供给体系和城乡文明建设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墟镇对接城市资源、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比如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送文化下乡助力各墟的活动开展。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市文化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茂名分队承办的“魅力茂名·好心戏台”群众文化活动进景区——“山海并茂·好心闻名”文旅一台戏,在疍家墟为到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02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破解资源孤岛效应


茂名市通过墟平台整合闲置散落在各地的优势资源,借助墟的辐射影响力最大化发挥资源社会经济效益。例如把茂南区鳌头镇的洪拳文化整合到文旅资源丰富的油城墟,在油城墟打造洪拳文化场馆,组织教师队伍到当地传授洪拳,促进洪拳文化的传播。比如“油城墟”通过1958小火车展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文化,矿山博物馆展示了矿山特色文化,朱也赤烈士墓、茂名县委、县政府旧址展现了红色文化,金塘镇墟改造提升恢复了逢墟日趁墟的墟日文化,村史馆发掘了本土文化,七条新农村精品村的建设展现了和美乡村的绿色文化。

 

2023年茂名“墟BA”男子篮球联赛比赛现场。

@南方报业

03墟活动聚城乡人气,共享流量资源


借助墟的流量承载力,以举办赛事等活动聚集人气,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着力打造“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多元融合发展赛事活动。比如各大墟参与举办的茂名“墟BA”男子篮球联赛、广场舞大妈比赛、茂名非遗文化节等活动,赛事与农业、商业、文化和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各大墟流量共享集聚人气,为乡村经济赋能。

  


三、风貌塑形,以墟为范例,绘就城乡各美其美新画卷


茂名市充分提炼六大墟的特色文化元素,结合地理特征,打造特色突出的墟镇风貌,做到让乡村文化触摸历史、激活历史、让历史丰富文化、融入文化,绘就城乡风貌各有千秋,百花齐放的新画卷。


01文化元素点缀,打造特色风貌


茂名通过提取文化元素融入墟镇景观设计,打造网红打卡点、引流标志物。比如“疍家墟”紧紧围绕“海”的特色,强化“渔”的元素,挖掘“渔”的文化,将塘霞村打造成为海韵、港湾、渔村深度融合、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南粤特色“渔村样板”;比如窦州墟注重融合信宜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以窦州城岭南+南洋建筑特色风格为主题,提取窦州古城的建筑元素,融合镇隆六双花灯的传统文化,打造蕴含窦州文化的商业建筑与花灯主题酒店,让厚重的历史文脉和现代的城市风貌交相辉映,成为信宜市首个传承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体验地。

 

02保护好老建筑,留住“乡村印记”


茂名市政府坚决杜绝大拆大建,不拆真建假,保护好老建筑,留住历史痕迹。比如“疍家墟”建设中坚决保护好承载渔民乡愁的众多红砖老房建筑,全方位展现传统古建筑的风貌、结构、肌理,展现传统红砖房建筑的审美品位和独到技艺。


03完善设施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金塘镇以创建卫生镇为契机,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墟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村庄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环好心湖城乡融合示范带,实现以业带村、以村旺镇、以镇兴市的示范效应。2023年,“油城墟”综合开发项目被茂名市县域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评为最满意和最具特色的项目之一。

 

四、文化铸魂,以墟为纽带,呈现城乡文化共生新景象

 

茂名市以活化“趁墟文化”、高举“高凉文化”,突出当地本土特色文化,以墟为纽带促进城乡人文交流,推动城乡文化共生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墟文化,铸造乡村文化灵魂,不断焕发乡村生机和活力。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油城墟举办“油城墟 簸箕巷”开业活动,群众到油城墟游玩。金塘镇政府供图


01活化利用“趁墟文化”


茂名市委从市情出发,活化利用“趁墟文化”,以六大墟为样板,通过开发六大墟的本土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推崇特色美食,集观光旅游、休闲购物、电商贸易、带货推介于一体的新式墟市。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各墟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打造了主题各异的庆祝双节趁墟活动。比如疍家墟以冼夫人文化为IP,开展“潮玩双节 雅韵国风”活动;油城墟举办“油城墟 簸箕巷”开业活动;高凉墟举办“月下曹江 梦回高凉”美食集市活动;窦州墟举办乌榄文化节暨第四届信宜榄雕文化成果展等活动。据统计,在双节假期,到金塘镇油城墟游玩的总人流量达22.3万人。当地美食“宜良山簸箕炊”日销约200盖,“壹粥壹烤”平均营业额7000—10000元/日,“主烤官餐吧”营业额6000—8000元/日,“一品茶點”营业额7000元/日,“动漫城”营业额8000—15000元/日,“文林村铜制品”日售400个以上,日营业额4000元以上。各墟活动精彩纷呈,通过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和优美的景色,使传统与新潮共振,艺术与美景交织,乡村文化、经济发展蓬勃生机活力。


02筑牢高凉文化根基


六个墟突出高凉文化,使之贯穿于六大墟文化建设的始终,形成众星(六大墟特色文化)捧月(高凉文化)的文化态势,让高凉文化成为茂名墟文化之根。比如六个墟贯彻落实市委“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发展战略,以发展延长本地高凉菜品产业链条,做好墟镇“土特产”文章。


03突出彰显墟文化的地域特征


六大墟建设中突出本地特色文化,比如油城墟突出石油文化、洪拳文化、籺文化;橘洲墟突出橘红文化、牛杂文化、罗非鱼文化;高凉墟突出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高凉菜文化;窦州墟突出窦州文化、信义文化、康养文化、书院文化、李子文化;疍家墟突出疍家文化、俚人文化、海洋文化;沉香墟突出沉香文化。

 

五、文化赋能,以墟为平台,推动城乡农文旅商深合作


茂名市通过强化文化、旅游、产业、商业多维融合,发展本土特色文旅产业,以六大墟为平台,聚集农文旅商新业态,以文化人、以文促旅、以产兴墟,推动城乡农文旅商深合作。

 

橘洲墟商业街道

@南方报业


01强化多维融合,延长文化产业链


茂名深挖墟镇文化资源,做实农文旅产融合,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比如高凉墟坚持“产业带动+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深挖曹江镇的产业发展动力,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在项目建设中挂起产业名片,支撑项目持续发展。以曹江镇传统美食挨酿(深薯糕)为切入点,打造了特色美食村落挨酿坊。


02结合资源禀赋,培育新兴产业


橘洲墟借助“临空经济区”大平台,加快推进杨梅产业园三、四期建设,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建立航空食品生产链。


03传承传统工艺,抢救没落产业


为抢救传统工艺,重振逐渐没落产业,茂名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资金支持等政策。比如茂名大力重振晏镜“疍家墟”皮鞋加工制造、渔网编织等传统产业。晏镜皮鞋产业曾登记在册的皮鞋制造企业仅有30家,从业人员不到2000人。目前,通过采取引进国内皮鞋产业龙头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文旅产业带动等一系列措施,现皮鞋制造业重新焕发时代光彩。

 

六、守正创新,以墟为阵地,织密城乡产品销售网


茂名市紧跟潮流,创新销售形式,以墟为阵地,线上线下铺盖销售网,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产业销售模式向互联网延伸,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充分发挥墟平台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社会关系维护、信息交换等作用,进一步拓宽城乡发展空间。

 

 

01传承“趁墟文化”,打造“沉浸式”墟市


各大墟结合重大节假日、传统节日,择定日期为“墟日”,举办墟市活动激活传统“趁墟文化”,为市民朋友一站式打卡“茂字号”优质农产品。比如茂名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在市区举办2023茂名市优质农产品销售墟市活动,活动现场置有来自各县市区的优质农产品展销区域,打造一条热闹非凡的丰收集市,吸引了广大市民群众前来购物。


02拓展销售网,打造“云上墟”


借助“茂名优质农产品云端博览会(茂名墟)”小程序,茂名市开启“云上茂名墟”线上丰收节发布暨茂名月饼金秋营销冲刺行动,通过在“茂名优质农产品云端博览会(茂名墟)”云上平台设置特色农产品介绍专区、销售专区。又比如把线上展销平台“茂名墟”与线下建设项目“高凉墟”相互融合,把分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围绕产地认证、生产标准、品牌塑造、产品销售等问题提供统一服务,实现“高凉墟”品牌产品上架“茂名墟”,农民群众“云上趁墟”、特色产品畅通“上行”。


03紧跟时代潮流,培育直播带货销售模式


各大墟定期举办直播带货培训班,加强本地电商从业人员电商知识培训,鼓励当地农民加入直播带货行列。比如沉香墟香农们紧跟时代潮流,采取短视频直播等新型销售方式推动沉香家喻户晓,全国第五个“木作文玩”抖音直播基地成功落户电白沉香产业园,月销量5000多万元。茂名通过发展“墟文化”,将乡村的宁静和墟市的热闹交织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六墟各美其美,联城带村“镇能量”趁墟释放。

注:来源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文化和旅游部、网络,博雅方略整理编辑。

上一篇:博雅视野 | 文商旅融合项目如何打造“灵魂”?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 | 花溪十字街:旅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