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N

EWS博雅动态

【行业观点】博雅研究丨胡同安放的文旅和休闲——乡愁记忆和传承更新

胡同是北京历史文化信息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载体,是北京城市的重要象征。胡同带来的文化旅游为北京旅游增加了十足的文化韵味与色彩,也为外地到访的游客提供了惬意的文化旅游与休闲时光。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从胡同的渊源与历史,胡同的文化复兴与文化旅游休闲、胡同与城市更新的关系等角度来探讨北京胡同的旅游保护与利用。

北京,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京味文化代表就是老城区的胡同。从元大都城开始,胡同一直是北京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也是这个城市重要的象征。胡同街角是生活的史诗,砖雕石刻的银钩铁画埋藏着历史的沧桑,无字句处,自有文章。根据十四五规划,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足绣花功夫,从门钹品味故实,到檐角追踪时光,胡同带来的文化旅游和休闲时光,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古来今往话胡同

1源远流长胡同记

“胡同”源于古代的“巷”,自汉代以来北方依“巷”的北音俗称“胡洞”,南方依“巷”的吴音俗称“弄堂”,元朝时开始出现代表街巷的蒙语“胡同”,明朝把加了行的“衙衙”为“胡同”,正式定为街巷通名,清末简写为“胡同”。“胡同”是元在我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既连通着居民院落,也是交通要道,在社会政治功能及文化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北京旧城始建于元代,胡同也产生于元代,并伴随着元大都城的形成已七百多年了。公元1276年,元朝在金中都原址东北部,按《周礼》之制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城内居民住房按片分开,中间辟有通道,这种通道在蒙古语中的读音为“火疃”,后来北京人便逐渐读成了“胡同”。元大都当时仅记有29条胡同,并明确规定宽9.24米的才叫胡同。胡同形成在元大都城的格局里,整个北京城建筑布局都以中轴线为依据的,街道胡同也如此。明清两代是在元朝城市格局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形成了胡同肌理风貌。

图片

公元1420年北京城营建完工,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公元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增建城南外垣,形成内外城“凸”字型平面布局。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这时北京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1170条。清朝定都北京后,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制,内城汉人全部迁到外城,形成不少大小、长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彼时,元朝规定的胡同必须宽9.24米已逐渐模糊,“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清楚了,总数已增到2077条之多。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国首都北京打通、增辟了新干道,带动了胡同发展,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北京街巷胡同已达3200多条。

北京胡同在过去的六十年内遭受过三次大拆改,但均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随着旧城改造,胡同、街道与建筑格局的协调性被打破,传统的小尺度胡同也被宽敞的街道所取代,历史与文化的韵昧荡然无存。原来蕴含“京味儿”的胡同已经逐渐沦为商业区,在胡同改造与更新过程中忽视了居民和使用者的重要性,出现了大量随意拆除古建筑与销售无关小吃的情况,也忽视了胡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胡同是古都风貌的重要承载区和集中展示区,近年来政府对于胡同保护和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视。

1994年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成立,着手《胡同保护规划研究及北京四合院风貌保护与修缮》工作。2005年,学会完成《胡同保护规划研究》课题显示老城区胡同数量: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2003年调查时胡同仅有1571条。北京老城区已确定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共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有胡同660多条,在文化保护区范围之外还有900多条胡同。创造一个新型首都的形象,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要求胡同街巷应是文明胡同街巷,要扛起深化文明创建的旗帜——继承与发展。

 

2胡同旅游

“胡同游”按照北京市旅游委的规范定义,即以北京城市特有的具有传统文化、风俗人情、历史风貌的胡同(一条或若干条胡同组成的街区)为载体,向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和文化展示等系列服务。“胡同游”是北京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无论是内在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还是独特的外在形式设计,均十分经典,破了北京旅游几十年来只看帝王生活、不看平民生活的历史;由于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特色浓郁的外在形式,胡同游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胡同游”对外宾保持了强大而持续的魅力,逛胡同与登长城、看故宫、吃烤鸭一起并列为北京吸引外国游客的四大金牌产品。

“胡同游”的魅力之一在于历史文化感的建筑与老百姓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融为一体,真实而自然。胡同在全北京分布广泛,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尊卑清晰,含蓄致远,并且数量庞大,形成了其特有的风貌与景观。休闲旅游性胡同是以步行休闲为主的公益性胡同,具有明显的旅游特征,胡同宽度一般在4~5 m,主要分布在什刹海、西四、国子监、东四、东单、前门大栅栏、鲜鱼口等。“胡同游”的主要区域弹丸之地的什刹海地区,占客源的90%。胡同作为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整体,每个时期留下的风貌都是历史沉淀的叠合,是特殊的印记符号。以胡同文化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

图片

胡同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人的生活,通过接待游客,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环境保洁也将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随着城市城市建设的精细化,在老城区开辟新的适合游览的胡同区域,以减少什刹海、琉璃厂等地的压力。让游客怀揣一种探幽、探秘的想法,涉足有着历史文化底蕴和意境的深街小巷,希冀享受的,则是能够闹中取静地慢慢欣赏,放缓节奏地流连于“睹物思古”。

北京市旅游委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胡同游服务规范》提出,胡同游应有明确的空间边界,边界标记应清晰可见,对很多硬件设施都有了详尽要求,胡同应设置盲道和无障碍设施,商户卫生间应向游客免费开放使用;北京市提出的服务规范要求“胡同游”至少要在文化、文物、历史和风俗人情等某一方面具有知名度,“各类活动不应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随着老城保护在北京文化中心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北京城市发展品质和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胡同作为北京城市的遗产的旅游和文化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胡同的文化复兴

 

1胡同旅游盘点

1994年10月9日,“胡同游”正式推出,“胡同游”进入的资金门槛不高,是服务型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步、容易被模仿等特点,向社会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将自己与竞争者区别开来较为困难。现代旅游往往不仅是休闲娱乐的方式,更多的是体验文化,来北京旅游的游客中有约30%的人明确表示有意游览胡同。“胡同游”市场呈两个显著特点:一、游客迅速增加,每年接待人数均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已接待海外游客数百万人,在北京旅游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胡同游”市场呈过度竞争态势,到旅游旺季,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地就游人如织,品质受到威胁,极大地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将“胡同游”作为北京的一个品牌积极加以保护和发展已迫在眉睫。

“胡同游”是典型的社区旅游产品,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促进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Murphy倡导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称为社区旅游产品。游客置身于胡同中,对胡同的自然风光,历史街区,民俗风情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如胡同里的居民清晨的散步锻炼,吃早点,出来遛鸟,逗蝈蝈等。“胡同游”必须与胡同安静、幽雅的环境相适应,其风情标签才能愈加熠熠生辉。

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的引入,胡同旅游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作为依赖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胡同游”,不适合自由、无限制的竞争,“胡同游”规模需要充分考虑环境背景,控制环境承载力是关键。无论什刹海地区,还是琉璃厂地区,保护不可再生的人文生态资源的平衡比发展更为重要,北京对“胡同游”实行特许经营来保护资源和保证“胡同游”人文生态的平衡。通过有效限流和培育文化精神,保持适合的游客密度,产生了“风景和游人两相宜”的效果,避免拉低人们的旅游体验和开心指数。

随着提升北京13片文化精华区的品质,“胡同游”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强化产品专业化程度,提供多元的、差异性细分、特色鲜明更接文化地气的胡同旅游产品。同时继续挖掘胡同资源,对东城、西城、宣武、崇文4个老城区的胡同资源进行规划,降低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地游客的旅游密度,促进“胡同游”从过度、无序竞争向有效竞争转化。前门东区和东四三到八条地区借助文物景观旅游,带动住宿、餐饮等各行业发展,开展“胡同精品酒店”或“胡同驿站”等民宿类的服务,“胡同游”这一极具北京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长盛不衰。

每个胡同文化精华区都可以建博物馆,集中展示这些区域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建筑、历史人物,博物馆可以融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史家胡同博物馆是北京市第一家胡同博物馆,是反映史家胡同历史文化的博物馆。2015-2016 年度,以史家胡同文史为坚实基础,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和广大社区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史家胡同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有效促进街区的文化复兴。并进行有区域特色的文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推广,弥补胡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2胡同的文化复兴

在当前全球城市竞争的背景中看,独特的“地方特质”是打造城市竞争力,吸引全球有限的流动资金的关键,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地方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及其产值屡创佳绩,文化活动可以促进经济效益,振兴当地经济,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胡同是老北京文化的代表,北京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一街一策”要求,将重点打造:什刹海-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北-新太仓、张自忠路南-东四三至八条、东四南、白塔寺-西四、皇城、天安门广场、东交民巷、南闹市口、琉璃厂-大栅栏-前门东、宣西-法源寺、天坛-先农坛13片文化精华区,胡同文化具有营造精华区地区文化和精神的巨大贡献价值。

文化被认为是旧城改造和重建再生的驱动力、强力催化剂及引擎,文化能够对需改造城市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定位,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英国社会学家西蒙·弗里斯将西方的城市文化政策分为文化产业、城市旅游业与城市装饰三种,对于改善城市衰败面貌有着良好效果。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在世界起了巨大贡献,诞生了文化区,以及文化节等文化导向的产物,“文化消费”一直都在城市发展进程当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现今,众多国家都已经开始意识到城市政策中文化的重要性,并逐步付诸实践。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导向的旧城更新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已获得全世界范围认可。胡同作为传统民居形式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内涵丰富,形式各异的胡同文化。从旅游介入从城市更新开始,发展到关注旧城整体的再生,转向文化导向的系统化改造,随着新时代胡同的变迁,如何通过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积淀进行保护开发,胡同文化作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具重要意义。

上世纪后半叶,在欧美地区的一部分城市的旧城区改造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文化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了改造的驱动力。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年代初,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导向的旧城复兴运动, 旧城区采取的改造、重建手段包括促进经济产业转型、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及旅游业,为社区内部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旨在从根本上恢复城市活力,有效解决经济结构性衰退和内城空心化问题,衍生诸多城市文化战略与旧城再生项目。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活化石,是北京人文环境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导向的旧城胡同复兴,文化创意融入胡同旅游和社区营造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的背后是作为使用主体的“人”,是传承传统文化,优化社会结构,许许多多的人都对胡同充满了不愿割舍的感情,希望让胡同文化永存。东城区在前门东区留下30%的原住民,在南锣鼓巷及东四三到八条将适当比例的原住民视为城市更新的有机部分,希望通过居民日常生活的延续,使古都文化成为可感、可触、可体验的“活的博物馆”。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调整,引入新人群,优化社会结构。深入到了文化的体验式、浸入式层面,形成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力求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注入活力。
东四地区有着750年历史,将量身打造“ 文化探访路”,让文保院落成为整片区域的关键点,将现代的环境和后汇总的历史融合起来。通过“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将重点文物、名人故居、博物馆、老字号等散落珍珠般的文化资源串联起来,既扩大了保护的视野和深度,又可以让人们在触摸历史中增强文化自信。利用市场机制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探索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让居民百姓切实感受到“皇城根儿”下居住的老北京味道,构成街巷胡同文化的精神内核,展示京城的传统文化。

 

胡同的活化与休闲

胡同是一个社会与城市肌理和谐共存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模型,一个为了人民而又为人民所造的空间。北京的中心地带,居住着将近20万的居民,人口密度低于大多数欧洲大都市地区,胡同密度可与乡村媲美,它创造了一种社会与环境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胡同中没有大型的机动车。狭窄的巷子和道路的缺乏使得街道成为了分享的地方,人们不但可以轻松的漫步,还可以吃,玩,工作以及互动。实现了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也是一种公共空间感。胡同紧凑型的混合使用可以创造出一个坚实的社会网络。减少土地的使用、多元化的交通系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联系、网络商店和餐馆,这些需求成为了社会的凝聚力、复杂性、关系性和创造性的元素。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也是居民百姓生活的场所,是社会结构、生活习俗、经济文化状况在建筑、空间上的投射。居住在胡同中的北京人对胡同是热爱的,但同时也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历史变迁,由于北京胡同逐渐演变成多户共居,狭窄拥挤的“大杂院”,生活水平下降,居住环境破旧,安全隐患,胡同的交通功能混杂,占路停车和商业经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的老化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生活。胡同内落后的基础设施极大地影响了胡同的更新和文化,提升胡同市政,解决雨污水分流、架空线入地等基本问题,从技术上解决了古都风貌与现代生活方式兼容的难题。加强“路网”“绿网”和“蓝网”的建设,提升整体环境品格。胡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才能得到可持续化的发展,古老的城市形态得以保存并适应现代化都市。


图片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休闲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胡同居民希望能够参与令人心情愉悦、有意思、有互动、并且能够发展自我,缓解压力的休闲活动,将胡同开发为公共文化空间,为胡同赋予公共文化服务的属性,有效调动居民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起到对居民的审美陶冶和教化作用,帮助在地居民了解街区历史文化,强化文化认同、社区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是保护胡同的有效手段。

北京作为典型的“胡同城市”,胡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和传播城市文化的窗口,也是当地民众进行社区活动和交往的场所。在胡同文化空间的营造过程中,统筹考虑院落改造、文物修缮、环境治理、景观绿化、居民生活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胡同主题”公园,公园展示的“景儿”就是“胡同”和“胡同生活”。通过打造胡同博物馆,胡同微改造、组织文化活动声乐、舞蹈、绘画、书法,话剧、插花、茶道等,引入艺术文化活动有利于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满足居民更多元的文化需求和更高的艺术追求。

胡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没有汽车尾气,也没有都市的喧嚣,让“静胡同,慢生活”继续保持下去,倡导胡同生活,绿色生活,健康生活北京胡同居民习惯于绿色出行的公共汽车,地铁或自行车,胡同生活将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静下心来,种种花草,听听鸟语虫鸣,和邻居唠唠家常,也拉近了现代人之间渐行渐远的疏离感。生动地讲述百姓的胡同生活,不仅是弘扬了胡同文化,也会使更多人怀念或者向往胡同生活,前门地区是目前唯一留存的南北向胡同群,顺沿700多年前的古河道形成。杨梅竹斜街通过自愿腾退疏解了35%的原住户,同时引入20多家文化商业。希望恢复杨梅竹斜街“商居混杂”的历史特点,居民与新进驻的文化商业融合、互动。如今,修缮一新的胡同里,青砖墁道,花草点缀,电线埋进了地下,头顶的蓝天显得格外开阔,时不时,燕子一掠而过。从而更好地保护老城风貌,传承北京历史文脉。


胡同与城市更新、遗产保护

 

1老城更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胡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难题,胡同的更新最为复杂,需达到统筹核心区职能保障、老城整体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的综合绩效目标。新形势下胡同保护最大的难点在于需要实现融合社会、文化、经济和物质空间目标为一体的全面复兴,更加注重空间的微更新与文化营造。要注重保留“更新”之前的文化根基,唤醒胡同基因,文化精神和场所记忆。

胡同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和全面复兴填充有温度的内核,充满文化要素的城市更新不但需要多方加强合作,强化市场运作,同时还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突出由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的民生关怀和社会公益性。城市更新中,加大对在地特色的深度挖掘和充分活化关注文化中流动的、再生产的部分,充分尊重每个胡同独特的文化根基和历史过程。要注重胡同内不同阶层的社会融合,更新之后的业态与留住民日常生活之间的结合,要加大力度为留住民提供经济参与的机会。只有通过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利益共享,才能有效地构筑社区共享认同,使老胡同与新生活和谐相融。

例如朝阳门街道搭建“东四南历史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片区内凝聚了博物馆、文创社、社区文化生活馆等多家新型在地创意机构,形成“朝阳门文化共同体”,从行动上注解了“当地居民作为保护力量参与”的新型更新模式。西总布胡同自2017年初正式启动环境整治,胡同实现了车辆单行禁停,增设了多处口袋花园,成立了胡同自管会,现在胡同路面宽敞干净,绿树繁花相互映衬,灰墙红门端庄大气,行人从胡同西口一路走来,远远地就能看到位于东三环高耸的“中国尊”。彰显历史街区独有的特质和底蕴,延伸文化脉络。

北京胡同改造的“镶嵌式”更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叠加城市“路网”“绿网”和“蓝网”的建设,兼容古都风貌与现代生活,提升老城的整体环境品格。在西打磨厂胡同,小至老砖、水磨石地板以及街中老藤,大至院落的整体框架和标志性的装饰都被特意保留,尽可能延续原汁原味的历史多样性。西城区达智桥胡同,整治前,胡同拥挤不堪,周边环境脏乱,刺鼻味道、嘈杂声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整治后,胡同干净整洁,胡同两侧民居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雕花窗,古色古香,京味儿十足。最后,城市更新是大城市再繁荣的重要的支撑手段,可以帮助北京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打造大国古都新面貌。

2遗产保护与乡愁记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强调要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挖掘名城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造活力,表述好北京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彰显古都风韵,城市特色。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对的都是已建成的城市地区,无论是需要保护的地区还是需要更新的地区,都同时面临保护与更新两方面的问题。胡同是活着的城市历史,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容器,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彰显着城市的气质,传承着城市的文脉。胡同保护最大的难点在于需要实现融合社会、文化、经济和物质空间目标为一体的全面复兴。带动产业进步,在胡同保护地区中,需要受到保护的东西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在更新地区,需要更新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传承与社会结构变迁紧密相关。注重老城更新与日常生活的衔接,在传承传统文化中优化社会结构。北京胡同具有分级的网状、灵活多样的交通组织形式,并且具有与之相应的空间分级,形成空间立体主次分明,高低有序,绿地掩映,色调和谐,功能明确,分布合理,无论更新还是保护的目标都是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首都城市形象,通过改善首都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从风貌、乡愁和文化入手,在保留胡同传统的同时注入活力。北京胡同整体传统风貌的保护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小至老砖、水磨石地板以及街中老藤,大至院落的整体框架和标志性的装饰,尽可能地延续原汁原味的历史多样性。除了更加重视保留城市格局、胡同肌理、文物建筑外,更重要的是,深关注文化中流动的、再生产的部分,利用市场机制,力求形成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让胡同居民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建立文化传承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紧密关联。赋予胡同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每个人都有享受美好生活、商业繁荣的权利,促成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兼顾美好生活与文化保护的工作。重建社区归属感,凸显中华文明千百年传承的生活方式相对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

“胡同”被看作一种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政府规划与自发改造共同形成的街区制住区,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仍有其独特的生命力。为我国胡同传承文化传统,优化社会结构的社区营造提供了建设性的极具价值的参考。它承载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股力量的碰撞,寄托了人民的生活期待,也承载了精英的智慧,充满了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和老百姓的故事。对胡同生活坚持“活的保护”,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留住当地居民,胡同成为有绿荫、有鸟鸣、有老北京味儿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新时代胡同的变迁,通过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积淀进行保护开发,使胡同文化进一步演义,成为中国文化复兴和中国梦的最美篇章。

 

上一篇:博雅研究丨K形复苏下的世界旅游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研究 | 2020新冠疫情的文化影响和作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