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区域旅游合作在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青海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一)、青海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二)中,笔者详细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特点以及旅游业发展较早的欧盟区域旅游合作经典案例。本篇为该系列第三篇,重点分析青海旅游业的旅游发展状况以及省内层面的青海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青海省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逐步的积累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青海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景点52处,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400多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名录73项,省级非遗名录253项。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等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5家。截至2016年底,青海省共有106家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3家,4A 级共19家,3A 级景区65家,2A 级共19 家。国家级资源52 处,5A 景区3个,还有多个景区向 5A 冲刺。如祁连—阿咪东索景区,茶卡盐湖景区等。
经过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的建设,青海以完善交通线路为契机,持续推进打造大美青海品牌,交通通讯日益提高。
在航空方面,青海民用机场“一主八辅”的格局正逐渐形成,现有西宁、格尔木、玉树机场实现通航,民航发展驶入快车道。2017年末青海省铁路营运里程为2299公里,民航通航里程达到12.5万公里。机场的建成与民航线路的开通,缓解了旅游交通压力,为青海省接待更多境内外游客提供了条件。
在铁路方面,现拥有东去的兰青铁路、西进的青藏铁路两条主要干线,北线有西宁大通、柴达木、茶卡三条支线。兰新铁路第二客运专线全面通车,西宁进入高铁时代。
在公路方面, 西宁是通往全省各地交通枢纽, 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以通往各州县的辐射线为骨干,伸向广大农村牧区和厂矿的公路交通网。
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与国内其他省份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步形成“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旅游线路发展格局。
青海省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合理适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强化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特色生态品牌的影响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也逐渐成为青海旅游的新特色。大通县边麻沟村、湟中县卡阳村、互助县油嘴湾、尖扎县德吉村、贵德县松巴村、乐都县卯寨等新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茶卡盐湖、天佑德青稞酒、龙羊峡水电站等工业企业,工业旅游实现新突破。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保险、信息通讯、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会展博览、广告传媒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31.2%,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一业兴带百业旺”,旅游对住宿业、民航铁路客运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业和商业的贡献率分别超过90%、80%、50%、40%。旅游业已成为青海的战略支柱性产业。
青海自驾车旅游发展迅速,自驾车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截至2018年底自驾车数量超过160万辆。西宁市着眼打造西部自驾游品牌目标,以中国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为龙头,推动旅游业由低端观光向高端体验升级。“青藏天路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等七大线路逐渐成为自驾旅游精品路线。2018年全省接待省外自驾车142万辆,成为全国自驾车旅游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
旅游扶贫在产业扶贫中成效明显。青海省启动乡村旅游“十百千万”计划,在155个乡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通过核心景区带动、旅游部门帮扶、旅游龙头企业推动等形式,以大通边麻沟、湟中卡阳村、互助油嘴湾、乐都卯寨、平安袁家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共发展农(牧)家乐3111家,12万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2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了脱贫。通过打造花海景点,鼓励贫困户种植果树、观赏苗木、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使村民增加收入,还解决就业。在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青海组建100支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命名10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壮大100个非遗传习中心(所)等重点工作。同时,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将以构建大文旅格局、推进大融合发展、打造良好文旅生态为引领,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青海省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2006-2016年《青海统计年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814.56万人次、35.69亿元,不断增加到2016年的2876.92人次、310.3亿元,2010年以后,旅游收入增速更快;2017年青海旅游收入达371.53 亿元,占当年青海GDP的14.1%;2018年,青海旅游总收入达到466.3亿元,同比增长22.2%,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2019年,前三季度青海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4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8.7%;旅游总收入497.3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452.8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国内旅游收入494.96亿元,同比增长18.0%;接待入境游客6.68万人次,同比增长4.6%,旅游外汇收入3488.2万美元,同比下降1.7%。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旅游人次年均增长17.7%,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4.7%。按照“三步走”目标,开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建设,青海省逐渐形成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为载体的多类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青海旅游业及各相关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旅游业态,补齐发展短板,努力实现空间上由城市向乡村、由平原向山地、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延伸;由一季向四季、由白天向全天延伸的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新格局。青海省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和大力发展旅游业,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为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青海旅游业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青海省内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与其它地区比,青海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区域旅游合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目前,青海省虽然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标志性旅游项目却匮乏。内涵挖掘不明显,旅游资源组合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呈现“弱、小、散、杂”的现状。大多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为主。产业发展比较初级,旅游盈利模式仍是以单一的门票经济,旅游收入较低,创新能力较弱。
青海淡季旅游产品供给缺乏针对性,针对旅游淡季的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线路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整合机制缺失;另一方面,不少景区景点及农家乐、牧家乐等旅游产品与服务依然循着旺季时节的经营路径,少有因时、因地、因季、因人、因需的差异化开展项目创新。许多品质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资源等,在冬季时期“处在深闺”未被深入开发和利用,应有的效用和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青海的区域旅游市场发展比较落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有历史原因,也有民族原因,更多的是民族地区的市场意识比较薄弱,使得即便在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房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领域具有很大潜力,但现有项目的规模和知名度,离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很远。各种探险活动、登山旅游、挑战极限旅游市场还远没有形成。
目前青海文化遗产旅游总的现状是“热点过热,冷点过冷”,区域发展不平衡。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丝绸之路“青海道”沿线分布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知名度较高的景区外,大部分游客都处于未知的状态。青海的旅游发展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游览层面,旅游盈利模式仍是以单一的门票收入为主,大量的游客集中在热点景区,使得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威胁。
总之,青海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与其它省区还存在较大差距。
区位差异对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 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青海省能用“东西南北黄果树”来概括,它的区域差异和合作。西宁和海东地区处于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气候温暖,历史上开发较早, 基础较好。其中,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 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又是青藏高原交通枢纽。东: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海东市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之一。著名景点有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循化孟达天池、峡群寺等。
海西 大柴旦温泉为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辖德令哈、格尔木两个县级市,天峻、都兰、乌兰三个县及冷湖、大柴旦、茫崖三个县级行政委员会。东部三县一市基本为农牧区,西部一市三行委为工矿区。著名景点有长江源,昆仑山,天峻山,大柴旦温泉等。
海南 龙羊峽水库为南:海南藏族自治州,与海南省同名,因位于青海湖之南而得名,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和龙羊峡行委,自治州政府驻共和县。是青藏高原东门户,素有“海藏通衢”之称,著名景点有青海湖、龙羊峽水库、贵德古城等。
海北 祁连山草原为北:海北藏族自治州,取名同上,境内除汉族、藏族外,尚有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著名景点有黑河大峡谷,金银滩草原,青海湖沙岛沙雕,祁连山草原等。
黄南 孟达天池为黄: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下辖同仁县(隆务镇)、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著名景点有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李家峡水库,孟达天池,国家级唐卡风景区等。
果洛 阿尼玛卿雪山为果: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六个县,著名景点有年保玉则景区,阿尼玛卿雪山。
玉树 三江源 为树: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遗址”,下辖玉树1市、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5县。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
从青海“东西南北黄果树”旅游资源整合分析看,根据青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青海省内旅游资源整合可采用核心边缘模式。青海省内形成三个旅游核心区,即东部西宁市、北部德令哈市、南部格尔木市和玉树州核心区。西宁市为青海省会,地理区位优势显著,可作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
北部德令哈市位于海西州,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基础设施需继续完善。
南部格尔木市与玉树州,生态较为脆弱,但玉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宗教文化和独特的民间传说等资源。
东部、北部与南部三大旅游核心的建成,一方面能够缓解西宁市作为青海省旅游集散地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核心带动边缘发展的作用,实现青海省域内旅游产业全方位发展。还可对青海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来促进旅游的发展。
青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鲜明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文化旅游成为青海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青海省多民族聚居,因而宗教文化与民族风情成为青海旅游资源开发的两大亮点。一年一度“郁金香节”、“青洽会”、“藏毯博览会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市的知名度。对于青海省文化资源整合,可以采用点轴模式,将各地丰富的民族风俗与宗教活动进行保留与传承,打造特色旅游文化节,提升地区旅游文化魅力。
鉴于青海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是很健全,青海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需要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省内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在旅游发展方面,通过省内“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搭台,各市场利益相关主体搭台唱戏”的方式,形成省内的深度旅游合作与协同,共同打造提高青海旅游知名度。再次,形成基于民间组织的省内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局面。通过青海省旅游行业协会和各地方的旅游协会,规范青海旅游市场发展。青海省内的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组织、交通公司等加强协调合作,装订青海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
共同打造特色旅游路线。
为游客量身打造了一条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加强区域合作与县域合作,通过联盟、捆绑等营销模式发展丝绸之路特色旅游黄金路线。
各州市共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全力打造青海旅游产品。如登山旅游产品、科考探险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
加大各州市政府的旅游开发投入。
要以西宁市、海东市、格尔木市等为重点支点,发挥重点城市的集散作用和枢纽作用,也要提高小城镇的旅游集散功能和服务水平,率先为丝绸之路旅游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解决丝绸之路交通瓶颈问题。
完善交通,加强各州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自驾游成为来青游客首选,打造自驾车营地,完善交通和旅游服务,为青海省域内及省际间的自驾游提供便利,提高青海的旅游承载力。
加大对有实力企业的引进力度。
提升青海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促进本省旅游行业与旅游企业进行各方面合作,达到资源共享。
青海省自驾游大部分线路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线路一致,较热的自驾游路线包括:一,西宁-海晏-青海湖二郎剑-金沙湾-黑马河-茶卡-刚察-祁连-张掖;二,西宁-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黑马河-茶卡-德令哈-大柴旦-冷湖-当金山-阿克塞-敦煌;三,张掖-祁连-共和-玛多-玉树-那曲-拉萨。通过自然+人文、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途径,整合“青海道”沿线众多的遗产旅游资源,形成丝路旅游产品,使得“青海道”成为自驾旅游的黄金线路。
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和谐共生。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丝绸之路“青海道”以高山、荒漠、草原为主,生态环境独特优美,文化遗产也极具价值,但也十分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发展。增强游客的保护意识,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文化遗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