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N

EWS博雅动态

【行业观点】博雅研究 | 青海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博雅方略 白墨

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成为各地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和实施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区域旅游合作在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际上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中国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旅游产业化是90年代,故此大约15年之后,国内才逐渐重视并开始区域旅游合作。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现象近年来也越发普遍,合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东部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如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形成了以大珠三角为核心的圈层,其他省市为拓展圈层的核心-边缘模式,旅游竞争大大提升。而对于西部来说,对于一带一路定位中的西部来说,区域旅游合作相对落后,如何继续开展西部大开发,如何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对于拥有关系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中南半岛各国利益的三江源的青海来说,其区域旅游合作就成为重中之重。


1 青海旅游和区域旅游合作概述

1.1青海旅游概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内陆地区, 北部、东部与甘肃省相邻, 东南与四川省接壤,南部、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相连, 西北部同新疆维尔自治区紧邻, 是西藏、新疆连接内地的重要纽带。全省辖1个地级市、1个地区、6个民族自治州、13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2个辖市、4个市辖区、3个行政委员会和l个工委,省会为西宁市。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有少数民族33个,其中世居青海的有藏 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
青海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而中间低,地势高耸,相对高差大。既有高大的高山、高原和宽坦的盆地,也有宽缓的高原宽谷和湖盆,更有流水切割强烈的河谷和中山。全省80%以上的地区在海拔3000m以上,祁连山一一阿尔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三大系山构成了青海省地貌骨架。东西长1200km,南北宽SO0km,总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25%,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而位居第四位。总体上,青海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干燥、多风、寒冷、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一3.5-6℃,大部分地区夏季凉爽,适宜避暑疗养,冬季严寒,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省内多河流、多湖泊,水利资源丰富,有“中华水塔”美称,是母亲河黄河、长江及流经六国亚洲第一大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此外,青海省的动物资源丰富,并以高原类为主,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217处,90%的国土是限制和禁止开发区,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青海现有林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3%,可利用天然草场5亿多亩。
青海地处西北内陆,地理区位优势不显著,但旅游资源禀赋充裕,青海有“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拥有关系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中南半岛各国利益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首位鸟类自然保护区一一青海湖鸟岛国家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多个自然保护区,为青海省发展多样性的特色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前景和丰厚的物质基础。2017年,可可西里成功入围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担负我国第一个、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的两个试点任务。
青海对国际市场的吸引力为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高品位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世界屋脊”上的高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游牧文化等多元文化荟萃一体。对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在于青海湖(鸟岛)、江河源、昆仑山、高原风光、藏族风情等组合的多样性景观。显现出自身蕴藏的巨大潜力,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

1.2区域旅游合作:概念和模式
1.2.1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概念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是指在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的时空条件下,在一个区域旅游系统下,各旅游要素与旅游活动相互关系与作用,逐渐形成一种互补、共赢的 效应,以旅游资源、经济空间等形成的自组织过程;是建立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髙度上的,在特定时期内,在特定的资源禀赋、社会背景、历史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特征等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总体方式。具有战略性,具体性、阶梯性的特征。
1.2.2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类型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从主体、空间和要素三个不同角度分为不同的类型。
合作主体为视角的合作模式:
含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政府和旅游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种合作模式。
合作初期,政府为主,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发展。旅游企业参与,满足旅游者需要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组织和居民作用萌芽,行业组织和居民作用有限,松散型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
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企业成为主体,通过横向和纵向发展策略实现一体化。政府提供服务,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区域旅游合作中企业、社区居民行为,提供良好的制度及政策环境。行业组织和社区居民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增强。行业协会开始发挥有效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社区居民影响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形成了半松散、半紧密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
成熟阶段,旅游企业主导,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政府和行业协会服务,行业协会规范和监督企业行为,政府通过影响系继而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社区居民参与的紧密型合作组织,标志性代表是政府的游离,此时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可看做是完全经济自组织系统。区域间界限消失,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空间视角下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包括点一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核心-边缘模式和网络型模式。
 区域旅游合作点一轴模式由资源(包括社会经济水平、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旅游资源、客流量等)富足的旅游区沿发展轴带动其他资源并不是很充足的旅游区的一种发展模式,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在空间上集聚成点、发挥集聚效果的客观要求。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是一种地带的开发,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推动大于增长极开发模式。适用于跨省市等区域空间范围较大的地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中心城市为发展的节点和核心,较落后的次级节点,沿着发展轴发挥整体合力优势。
 单核福射模式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旅游资源丰富及吸引力高的城市或景区景点作为合作的单一核心,带动和福射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该模式适用于合作的初级阶段,资源及客源分布不均、质量差异显著条件下的区域旅游,应用较普遍。
 双核区域旅游合作中具有两个核心区,地位相等,形成资源或城市空间关系的共扼或互补,强强联合既可满足自身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可实现优势互补,双核联动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 核心-边缘模式是单核福射模式和双核联动模式的演变,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选择。表现为多级圈层结构,不同圈层功能不同,旅游业发展水平从核也圈层到边缘圈层逐渐降低,但区域整体实力较强,竞争力不断提高。
 网络型合作模式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旅游合作理想的发展态势,区域经济发达,旅游业受到支撑,设施完备,资源丰富,市场发育成熟,城市间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专业旅游发达。在品牌塑造、资源整合、信息交流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区域内城市发展良好,旅游资源组合较好,旅游资源丰富且互为补充,发展等级较高,交通网络发达。
要素视角下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分为单一化旅游资源合作模式、行业综合型合作模式、多元化全方位合作模式。
 单一化旅游资源合作模式:是区域旅游合作初期经常采用的,合作内容确定在某一领域,依赖合作方的协议,以政府推动为主动力,存在很多限制和弊端,合作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尤其是政府间合作关系的变动。
 行业综合型合作模式:是在单一化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合作的范围和内容扩展到旅游行业及相关领域,以企业为主体,一般以空间相邻的区域使用较多。
 多元化全方位合作模式:指内容多样化,主体多样化,综合机制协调下的全方位的区域旅游合作,合作主体除政府和旅游企业外,旅游行业组织、社区居民也参与到合作中,合作内容扩大到旅游全行业。此模式体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旅游业发展趋向成熟化。

1.3区域旅游合作的意义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举措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强青海省内和与西北其它省区的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能为青海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区域旅游合作对生态保护提供支持,一方面为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经济支撑,另一方面体现在促进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上。提高环保意识,转变当地居民的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旅游区生态环境的优化。
区域旅游合作引导旅游区域的社会生活。区域旅游合作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引进了外界的不同思想和文化,而且改变了当地社会的结构。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有助于提高落后地区旅游地妇女的社会地位。改变了以往在家庭经济中的“附庸”地位,妇女的“角色再造”,促进社会进步。
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与重构。旅游业帮助一些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受到重视和发掘,文物古迹得到维护、整修甚至重建,起死回生。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开发和恢复,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各方为提高旅游,对于遗产、文化和生态环境许多国家或地区采取了系统的保护、挖掘和利用等一系列措施,保持本国、本地旅游业独具特色和魅力,促进了全球可持续的发展进程。


2 欧盟的区域旅游合作案例和启示

欧盟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产物,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超越国家范围的区域旅游一体化组织机构。欧洲各国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活动十分兴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依靠国际资金而建立的区域旅游委员会,由政府和私营企业共同建立的区域旅游公司,由国家旅游局投资组建的区域旅游联盟,由北欧5国共同投资监理的“北欧旅游委员会”,由德国11个城市构成的欧盟2010年“文化之都”活动的主办方鲁尔大都市区合作组织等。给世界各国的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和模式。
2.1.欧盟区域一体化简史
国别发展阶段。欧盟正式成立于1960年中期,成立之初,旅游业并没有纳入合作议程,欧共体没有超越国家范围干涉旅游业发展的权利;直到1984年欧盟法院确定了旅游业是服务业的本质属性,欧盟居民开展旅游的过程就是接受服务的过程。1984年,欧共体第一届委员会确定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基本属性,强化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至此,旅游成为欧盟议事日程的组成部分,标志着欧盟旅游合作及旅游一体化的开始,同时也是欧盟旅游业走上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历程。
规范发展阶段。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世界大旅游国家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加入欧共体,三国旅游业发展促进了经济收入,带来大量就业,大大提升了旅游业在欧盟决策议事中的地位,彰显了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加速了欧盟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系列行动和举措。伴随着旅游业在欧盟国家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旅游业成为欧盟最高的决策。欧共体对旅游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规范行为和制度完善方面,考量旅游业发展政策,欧盟提出了欧共体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政策与框架体系,区域政策中的一些条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区域协调性。
1985年,欧洲旅游咨询委员会成立,建立了旅游业发展协调机构,构建了欧盟各国的信息交流、咨询与合作的发展交流平台,并提出了一系列旅游业发展 的政策建议,如将旅游业从财政预算中单列,加强旅游服务贸易和政策调研;建立旅游业咨询和合作程序。欧共体负责旅游业的官员1988年开始定期会议;1989年,旅游发展的管事机构从欧共体的交通理事会独立,成为单独的机构。欧盟旅游一体化真正走上规范发展。此后,欧共体的旅游业开始了长足发展。
紧密行动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共体旅游业区域合作发展进入紧密行动阶段。欧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如1990年提出的让欧洲人更紧密的旅游主题口号;1991年制定的欧共体区域旅游行动计划,重点强调积极推动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改善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采取有效积极的措施保护各类旅游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性的自然环境及文化遗产等。行动计划还着眼于完善旅游产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各国区域政策的协调性和错峰休假的季节性。积极改善欧洲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欧洲旅游业竞争力。1995年,申根协定在7个欧盟成员国首先生效,随后13个国家加入该协定。欧盟内部的合法公民可在任何一个成员国迁徙、居住或就业,促进了欧洲国家间旅游者便利开展旅游互动。欧盟旅游发展的年度行动计划,提升了旅游业产品质量,増强了竞争力,拉动了就业。欧盟结构基金对旅游业进行援助,旅游业同时也促进了欧盟区域的发展。
新面貌阶段:2000年以来,欧盟区域旅游合作全面展开,旅游业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特色与质量为重点的新面貌。在旅游业发展中,新一轮结构基金开始执行和运作,加大了旅游投入,旅游业逐渐成为欧盟最主要的増长型产业。欧盟强调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特色、质量及区域的均衡发展,将欧盟区域内的大多数乡村和城市纳入发展范畴,积极推出和发展诸如乡村生态旅游、城市社会旅游和海上巡游等旅游项目。欧盟区域旅游注重质量管理,提出欧盟特色、市场多化策略等,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欧盟区域旅游合作的启示:
可自由流动的区域旅游环境:发达交通、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货币统一、边境开放等为欧盟旅游一体化创造了积极条件;便利的海关检查、旅游者社会安全保障、旅游者权益保护。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体系等文化象征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欧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推动了欧盟旅游一体化发展。
完善组织机构的推动:欧盟为保障旅游业的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组织机构,如企业总署旅游机构负责旅游业的行政管理,旅游咨询委员会和产业发展中也负责旅游一体化事务,致力于为成员国的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服务,促进成员国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供合作咨询服务。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的形式和机制,为成员国提供旅游信息和旅游专题研究咨询报告等。从实际出发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目标和行动纲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旅游论坛,加强旅游研究等。
成熟的运行机制是欧盟区域旅游合作的保障:在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发展中,在欧盟机制上积极互动,以法律契约让渡主权,加强经济融合,建立紧密的制度,构建组织机构,具有成熟的协调机制、运作机制、机构动力、法律约束等。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规范的制度体系为依据的,为成员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公平、公正和平等的机会与竞争环境,扫除了行政管理的障碍,减轻了管理的难度。以机构的推动力、法律的约束、监督与裁决机制、问题协调机制等,为欧盟旅游发展输入新的活力。
制定行动汁划和发展目标。无论是从2002年起每年召开一次的旅游论坛,还是2006年为实现成员国旅游网站链接而建立的旅游目的地通道,推行社会旅游,方便老年人旅游;倡导各城市和地区主办文化和体育活动等活动,调动了成员国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凝聚了成员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为。
巨额财政资金的支持:旅游业发展也需要获得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欧盟对旅游业发展支持主要包括资助、贷款、担保、债券、其他支持,建设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欧洲农业保障基金及指导基金的支持。积极发挥企业和企业间合作,市场营销和海外促销,开发和共享信息技术,改善能源和环境管理,文化领域合作,正是巨额的财政支撑,保障欧盟旅游一体化进程推进。
旅游发展惠及并包容当地居民:欧洲的区域旅游注重提供旅游服务的自由、职业培训和相互的资格认证、欧洲社会基金的援助,同时从政策上为各国的区域旅游提供便利和基础,如错开假期、关税协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欧盟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开展。
遗产保护和旅游:积极推行环境保护及艺术遗产保护,无论考古、挖掘、文化保护、技术应用、遗产开发等在区域旅游合作中都进行和尝试,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功和经验,值得全世界借鉴。比如最近开发的“欧洲的世界”网上旅游网站,深入欧洲文化和历史,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盟的世界遗产名录,为欧洲的每一站旅程留下灵感文化。


3 青海旅游的区域合作旅游

3.1 青海旅游发展的概况
3.1.1青海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
青海省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逐步的积累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青海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景点52处,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400多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名录73项,省级非遗名录253项。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等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5家。截至2016年底,青海省共有106家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3家,4A 级共19家,3A 级景区65家,2A 级共19 家。国家级资源52 处,5A 景区3个,还有多个景区向 5A 冲刺。如祁连—阿咪东索景区,茶卡盐湖景区等。
经过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的建设,青海以完善交通线路为契机,持续推进打造大美青海品牌,交通通讯日益提高。在航空方面,青海民用机场“一主八辅”的格局正逐渐形成,现有西宁、格尔木、玉树机场实现通航,民航发展驶入快车道。2017年末青海省铁路营运里程为2299公里,民航通航里程达到12.5万公里。机场的建成与民航线路的开通,缓解了旅游交通压力,为青海省接待更多境内外游客提供了条件。在铁路方面,现拥有东去的兰青铁路、西进的青藏铁路两条主要干线,北线有西宁大通、柴达木、茶卡三条支线。兰新铁路第二客运专线全面通车,西宁进入高铁时代。在公路方面, 西宁是通往全省各地交通枢纽, 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以通往各州县的辐射线为骨干,伸向广大农村牧区和厂矿的公路交通网。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与国内其他省份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步形成“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旅游线路发展格局
青海省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合理适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强化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特色生态品牌的影响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也逐渐成为青海旅游的新特色。大通县边麻沟村、湟中县卡阳村、互助县油嘴湾、尖扎县德吉村、贵德县松巴村、乐都县卯寨等新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茶卡盐湖、天佑德青稞酒、龙羊峡水电站等工业企业,工业旅游实现新突破。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保险、信息通讯、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会展博览、广告传媒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31.2%,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一业兴带百业旺”,旅游对住宿业、民航铁路客运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业和商业的贡献率分别超过90%、80%、50%、40%。旅游业已成为青海的战略支柱性产业。
青海自驾车旅游发展迅速,自驾车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截至2018年底自驾车数量超过160万辆。西宁市着眼打造西部自驾游品牌目标,以中国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为龙头,推动旅游业由低端观光向高端体验升级。“青藏天路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等七大线路逐渐成为自驾旅游精品路线。2018年全省接待省外自驾车142万辆,成为全国自驾车旅游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
旅游扶贫在产业扶贫中成效明显,青海省启动乡村旅游“十百千万”计划,在155个乡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通过核心景区带动、旅游部门帮扶、旅游龙头企业推动等形式,以大通边麻沟、湟中卡阳村、互助油嘴湾、乐都卯寨、平安袁家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共发展农(牧)家乐3111家,12万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2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了脱贫。通过打造花海景点,鼓励贫困户种植果树、观赏苗木、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使村民增加收入,还解决就业。在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青海组建100支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命名10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壮大100个非遗传习中心(所)等重点工作。同时,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将以构建大文旅格局、推进大融合发展、打造良好文旅生态为引领,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青海省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2006-2016年《青海统计年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814.56万人次、35.69亿元,不断增加到2016年的2876.92人次、310.3亿元,2010年以后,旅游收入增速更快;2017年青海旅游收入达371.53 亿元,占当年青海GDP的14.1%;2018年,青海旅游总收入达到466.3亿元,同比增长22.2%,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2019年,前三季度青海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4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8.7%;旅游总收入497.3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452.8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国内旅游收入494.96亿元,同比增长18.0%;接待入境游客6.68万人次,同比增长4.6%,旅游外汇收入3488.2万美元,同比下降1.7%。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旅游人次年均增长17.7%,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4.7%。按照“三步走”目标,开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建设,青海省逐渐形成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为载体的多类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青海旅游业及各相关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旅游业态,补齐发展短板,努力实现空间上由城市向乡村、由平原向山地、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延伸;由一季向四季、由白天向全天延伸的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新格局。青海省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和大力发展旅游业,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为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3.1.2 问题
青海旅游业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青海省内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与其它地区比,青海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区域旅游合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目前,青海省虽然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标志性旅游项目却匮乏。内涵挖掘不明显,旅游资源组合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呈现“弱、小、散、杂”的现状。大多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为主。产业发展比较初级,旅游盈利模式仍是以单一的门票经济,旅游收入较低,创新能力较弱。
青海淡季旅游产品供给缺乏针对性,针对旅游淡季的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线路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整合机制缺失;另一方面,不少景区景点及农家乐、牧家乐等旅游产品与服务依然循着旺季时节的经营路径,少有因时、因地、因季、因人、因需的差异化开展项目创新。许多品质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资源等,在冬季时期“处在深闺”未被深入开发和利用,应有的效用和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青海的区域旅游市场发展比较落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有历史原因,也有民族原因,更多的是民族地区的市场意识比较薄弱,使得即便在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房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领域具有很大潜力,但现有项目的规模和知名度,离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很远。各种探险活动、登山旅游、挑战极限旅游市场还远没有形成。
目前青海文化遗产旅游总的现状是“热点过热,冷点过冷”,区域发展不平衡。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丝绸之路“青海道”沿线分布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知名度较高的景区外,大部分游客都处于未知的状态。青海的旅游发展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游览层面,旅游盈利模式仍是以单一的门票收入为主,大量的游客集中在热点景区,使得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威胁。
总之,青海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与其它省区还存在较大差距。
3.2青海省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分析
区位差异对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 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青海省能用“东西南北黄果树”来概括,它的区域差异和合作。西宁和海东地区处于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气候温暖,历史上开发较早, 基础较好。其中,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 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又是青藏高原交通枢纽。东: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海东市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之一。著名景点有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循化孟达天池、峡群寺等。
海西 大柴旦温泉。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辖德令哈、格尔木两个县级市,天峻、都兰、乌兰三个县及冷湖、大柴旦、茫崖三个县级行政委员会。东部三县一市基本为农牧区,西部一市三行委为工矿区。著名景点有长江源,昆仑山,天峻山,大柴旦温泉等。
海南 龙羊峽水库为南:海南藏族自治州,与海南省同名,因位于青海湖之南而得名,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和龙羊峡行委,自治州政府驻共和县。是青藏高原东门户,素有“海藏通衢”之称,著名景点有青海湖、龙羊峽水库、贵德古城等。
海北 祁连山草原为北:海北藏族自治州,取名同上,境内除汉族、藏族外,尚有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著名景点有黑河大峡谷,金银滩草原,青海湖沙岛沙雕,祁连山草原等。
黄南 孟达天池为黄: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下辖同仁县(隆务镇)、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著名景点有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李家峡水库,孟达天池,国家级唐卡风景区等。
果洛 阿尼玛卿雪山为果: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六个县,著名景点有年保玉则景区,阿尼玛卿雪山。
玉树 三江源 为树: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遗址”,下辖玉树1市、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5县。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
从青海“东西南北黄果树”旅游资源整合分析看,根据青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青海省内旅游资源整合可采用核心边缘模式。青海省内形成三个旅游核心区,即东部西宁市、北部德令哈市、南部格尔木市和玉树州核心区。西宁市为青海省会,地理区位优势显著,可作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北部德令哈市位于海西州,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基础设施需继续完善。南部格尔木市与玉树州,生态较为脆弱,但玉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宗教文化和独特的民间传说等资源。东部、北部与南部三大旅游核心的建成,一方面能够缓解西宁市作为青海省旅游集散地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核心带动边缘发展的作用,实现青海省域内旅游产业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可对青海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来促进旅游的发展。
青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鲜明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文化旅游成为青海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青海省多民族聚居,因而宗教文化与民族风情成为青海旅游资源开发的两大亮点。一年一度“郁金香节”、“青洽会”、“藏毯博览会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市的知名度。对于青海省文化资源整合,可以采用点轴模式,将各地丰富的民族风俗与宗教活动进行保留与传承,打造特色旅游文化节,提升地区旅游文化魅力。
鉴于青海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是很健全,青海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需要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省内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在旅游发展方面,通过省内“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搭台,各市场利益相关主体搭台唱戏”的方式,形成省内的深度旅游合作与协同,共同打造提高青海旅游知名度。再次,形成基于民间组织的省内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局面。通过青海省旅游行业协会和各地方的旅游协会,规范青海旅游市场发展。青海省内的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组织、交通公司等加强协调合作,装订青海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
为此,提出青海省域内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对策如下“”
1、共同打造特色旅游路线。
为游客量身打造了一条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加强区域合作与县域合作,通过联盟、捆绑等营销模式发展丝绸之路特色旅游黄金路线。
2、各州市共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全力打造青海旅游产品。如登山旅游产品、科考探险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
3、加大各州市政府的旅游开发投入。
要以西宁市、海东市、格尔木市等为重点支点,发挥重点城市的集散作用和枢纽作用,也要提高小城镇的旅游集散功能和服务水平,率先为丝绸之路旅游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解决丝绸之路交通瓶颈问题。
4、完善交通,加强各州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自驾游成为来青游客首选,打造自驾车营地,完善交通和旅游服务,为青海省域内及省际间的自驾游提供便利,提高青海的旅游承载力。
5、加大对有实力企业的引进力度。
提升青海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促进本省旅游行业与旅游企业进行各方面合作,达到资源共享。
6、整合沿线遗产资源发展自驾旅游
青海省自驾游大部分线路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线路一致,较热的自驾游路线包括:一,西宁-海晏-青海湖二郎剑-金沙湾-黑马河-茶卡-刚察-祁连-张掖;二,西宁-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黑马河-茶卡-德令哈-大柴旦-冷湖-当金山-阿克塞-敦煌;三,张掖-祁连-共和-玛多-玉树-那曲-拉萨。通过自然+人文、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途径,整合“青海道”沿线众多的遗产旅游资源,形成丝路旅游产品,使得“青海道”成为自驾旅游的黄金线路。
7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和谐共生。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丝绸之路“青海道”以高山、荒漠、草原为主,生态环境独特优美,文化遗产也极具价值,但也十分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发展。增强游客的保护意识,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文化遗产破坏。
3.3 西北省区、西部、国家层面的青海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分析
西北省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三省两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青海与西北其它四省区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在西北区域旅游上,青海应加强与其它四省区的协同与合作。共处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和西藏,地理位置相邻,经济联系密切,文化相近,地域相连,是链接西北和西南的重要通道,无论文化和自然环境自然成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在各地区域旅游合作全面开展的形势下,青藏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青海的区域旅游合作必须放在整个西部大开发层面上。
青海旅游在西北、西部、省际层面可采取如下协同合作发展。
1、 形成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合作模式
西北五省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且优势互补,青海省以“丝路经济带”为基础的串接模式合作与协同发展。以“丝路经济带”为纽带,青海应以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合作联盟等形式,加深省际旅游合作。合作开发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五省会城市相连接的长途旅游线路,促进青海省西宁市等旅游重点发展地区与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进行合作。青海与西北其他省达成信息共享,共同打造丝路沿线旅游线路。寻找符合自身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共同建立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
2、基于环湖赛促进甘青宁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因其级别较高,赛事线路由青海延伸到甘肃和宁夏,经过多年的赛事品牌宣传,每年赛事期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且环湖赛经过的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甘青宁地区可以凭借这一地区优势,在环湖赛段内合作开发体育旅游、民族旅游和生态旅游,合作打造以环湖赛段为基础的游客观赛线路,形成环湖赛区域旅游合作联盟。
3、加强西北政府、企业、景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旅游合作
与加强青海省域内旅游协同发展相似,西北省区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的顺利推进需要包括青海在内的西北省区的政府来推动。通过政府层面的旅游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西北各省区旅游参与的利益相关主体加强省区层面的战略合作与交流。青海省要积极鼓励本区域有实力、有优势的旅游利益相关主体积极参与西北省区的旅游合作与共同发展。
4、以青海三大国际体育赛事为媒介促进青海与西藏、西北五省区域合作
通过国际赛事正式展开了区域旅游合作,并在制定旅游政策、策划旅游项目、线路等个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共同营造青藏高原旅游区的大环境。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石棉矿地处新疆、青海交界处,育赛事沿线的各区域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来提高地区旅游知名度,同时积极开展体育旅游文化等活动,将赛事观摩与地方观光连成一体,提升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5、应树立新区位观 ,抛弃传孤立发展意识, 放在西部旅游大网中
要紧紧依托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和入藏旅游黄金通道,注重区域联合开发, 强化区位优势。沟通与四川、云南旅游线,构建旅游大通道。尤其是青藏铁(公) 路线、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湖—格尔木一一敦煌、青海湖一一果洛一一九寨沟等线网的开发,使各旅游区在旅游项目和特色上自成一体又具有互补效应。在线路设计、客源市场上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串联成线, 包括与周边旅游城市乃至京沪旅游发达城市的横向联合,与周边省、市共同构建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地域旅游网络,实现“双赢”。
6、采取点—轴扩张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模式
由核心城市及交通沿线的市、镇所组成的点来承担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将地缘相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打造利益共同体,形成“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体”,实现区域利益共享,利益博弈均衡,共同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品牌。除了旅游中心城市以外,西北五省、西南的各个知名旅游景点也可以釆取点一一轴扩张的空间模式来增强自身旅游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3.4一带一路国际大背景下青海区域合作的遗产旅游
2014年多哈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把古代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的国际陆路大通道。“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架起了包括青海在内的中国多个区域和世界交流合作的廊桥。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代之后一条新的商路就是青海道,也叫丝路东段南道或南线。从青海向北、向东、向东南、向西、向西南,都有着畅通的交通路线,联系着中国与漠北、西域、西藏高原、印度等地的交往,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段重要干线和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青海道”沿途分布有大量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汉、唐至明、清的珍贵文物。丝绸之路“青海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曾担负了二百多年中西交往的重任。
丝路申遗中国段预备名单中,青海有四处遗产点,分别是热水墓群、日月山、西海郡故城、伏俟城。其中,日月山遗址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汉藏文化交流、贸易互市的重要节点,目前也是青海省知名旅游景区之一。位于海西州都兰县的热水墓群、海北州海晏县的西海郡故城遗址、海南州共和县的伏俟城也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重要节点,是青海省墓葬、古代城市遗址的典型代表。随着未来丝绸之路遗产点的扩充,“青海道”的遗产点将被更多的人熟知。
丝绸之路“青海道”拥有类型多样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富集。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目前青海省有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43处,共有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种类型。其中,古建筑共有22处,占51.2%;古遗址10处,占23.2%;古墓葬4处,占9.3%,石窟寺及石刻3处,占7%;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占9.3%。古建筑和古遗址占总量的74.4%,也是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塔尔寺、隆务寺、瞿昙寺、佑宁寺等都是青海省知名景区,被成为“东方庞贝”的喇家遗址目前正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青海首个获批立项的考古遗址公园,具有教育、科研、游览和休闲等多项功能。未来将有更多的古代遗址遗迹将成为旅游景区或景点,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目前青海省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3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8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5项,分别是热贡艺术、花儿、藏戏、《格萨尔史诗》、河湟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6项。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共有10种类型,分别是民间文学(8项)、传统音乐(12项)、传统舞蹈(8项)、传统戏剧(3项)、传统美术(7项)、传统技艺(8项)、民俗(12项)、曲艺(4项)、传统体育和游艺(3项)、传统医药(4项)。青海目前已有60%的3A级以上的景区实现“非遗”文化进景区,传承人向游客进行现场展示、非遗产品销售等方式,既丰富了旅游项目,又保护和传承了非遗文化。
从此,丝路之旅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伊始向海外重点推介的黄金线路之一,是我国西北和西部大陆的重要探险之旅,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国际旅游市场着力推介的世界级旅游线路产品之一。同时,由于青海三江源架起了通向中南半岛的跨国河流的水源之地,自然与旅游业区域合作进展较为顺利东南亚联系起来,由此,青海成为链接“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我国建设海上文明的今天,青海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青海“一带一路”国际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合作,要采取以下措施。
完善基础设施助推遗产旅游发展
通过发展丝绸之路“青海道”沿线旅游,加强旅游合作,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整合遗产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以区域交通为纽带,要将遗产点串联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丝绸之路“青海道”文化遗产为核心资源,整合沿途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带动冷点景区,同时,还可缓解热点景区的接待压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积极开展旅游服务创新,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旅游业带动餐饮、住宿、金融、信息、娱乐、建筑等行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凸显多样化与国际化的趋势
在建设“丝编之路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宏观政策的驱动下,青海机场将开通5-6条国际航线,实现省会城市通到世界各地的目标;同样一系列的对外旅游宣传活动,吸引海外游客,会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又长远的影响。融于一带一路的“世界遗产旅游”、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青海的旅游宣传活动。
与西藏形成共同的文化圈旅游区圈
由于青海西藏两地间地理位置的接近,以及藏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渊源,使得青藏两地在文化上有着很强的一致性。两地具有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故其文化特性也极其相近,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的文化共同体。因此,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旅游资源文化背景的相似性和文化底蕴的统一性,有利于青藏两地更好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旅游文化圈。合作开发“青藏线”旅游,是以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为主轴,重点发展以西宁、拉萨为中心,以格尔木、那曲、日喀则为节点,整合青藏两地的旅游资源,打造吸引众多眼球的世界级旅游品牌,使青藏地区成为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发挥青藏两地在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方面应有的作用和效应。重点建设“六点”“一线”“六点”即西宁、青海湖、格尔木、那曲、拉萨、日喀则,再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
组建青藏两地旅游合作协调机构
成立旅游协调管理机构即“青藏区域旅游联合发展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区域旅游联合发展委员会的管理职权应大于两地旅游局,该机构可由两地政府部门相关领导、旅游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学术界人士、企业人员代表、相关行业协会成员共同组成,采取定期协商、共同决策的方式进行运作。通过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明确需要共同遵守的战略策略,解决青藏两地间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遇到的一系列发展问题,通过签订两地间的旅游合作协议,疏通两地区间阻碍旅游合作发展的相关通道,保证两地旅游合作稳步进行。此外,两地政府需要进行日常的沟通联系与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旅游论坛和会议,以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商谈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的多边合作对话机制
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推进双边及多边关系的发展;从机制设计来看,要“充分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亚信会议、中阿合作论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多边对话机制与合作平台”;树立“一带一路”合作的示范性国家和示范性项目,最终实现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
在政府层面,要继续加强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层面,要培育核心旅游企业,树立品牌,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企业层面,打造青海旅游业“大美青海”整体形象,加强营销,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利用青海优势,培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促进大西北与大西南的旅游连接,形成大的西部旅游圈。
在青藏铁路的基础上,西藏将修建拉萨—日喀则、拉萨—林芝的铁路;从林芝修通至云南昆明的滇藏铁路;修建格尔木至敦煌、库尔勒的铁路。加上已建成的兰州—西宁—格尔木铁路,实现兰新线与青藏线接轨,形成陕甘宁—新疆—西藏旅游“金三角”,并串联西北与西南的旅游资源,进而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香格里拉等经典线路相连接,有力推动西部区域旅游大合作的发展。以大区域、大市场、大旅游的观念为前提,加强青藏两地区域旅游合作,促进两地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实现青藏两地区域旅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对西部地区而言,可对西部旅游大板块进行整体规划、营销和经营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与热点旅游区的共生,以达到青海和西藏的共同发展。
4 青海旅游展望
未来,青海将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适宜在青海发展且能拓展淡季旅游产品供给的旅游新业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更青海旅游的文化体验游产品;增加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活动内容,优质环境提升旅游体验,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依托青海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比较丰富的冰雪资源,完善冰雪旅游项目;强化产业扶持政策,做好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衔接,将公共服务延伸到景区,做好景点间的衔接配套;打造现代服务业龙头,把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发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发展。增强游客保护意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文化遗产破坏,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共赢格局。
青海生态地位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青海省的区域旅游合作更加重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围绕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做文章,对内主抓“东西南北黄果树”,对外链接西北(五省)西南(西藏四川),站在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的更高层级,链接“路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结合旅游活动进行生态建设和保护,切实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旅游业发展生态保护优先的绿色崛起之路,实现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打造“大美青海”的区域旅游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兰海 黄学惠 王海昆.青海省区域旅游合作与协同发展研究.新西部NEW WEST.2019年01月下旬刊
[2]刘宁在调研文化旅游工作时强调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做亮大美青海品牌.《青海日报》.2019-04-17
[3]马丽娟.基于游客对青海省体育赛事旅游环境感知评价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4]王洋.大美青海:生态和旅游结成“亲兄弟”.《中国旅游报》.2019-09-05
[5]唐仲蔚.青海科学规划旅游发展.《中国旅游报》.2019-06-11
[6]李欣.青海着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青海日报》.2019-05-15
[7]唐仲蔚.青海科学规划旅游发展.《中国旅游报》.2019-06-11
[8]鲁丹阳.青海打造冰雪体育旅游项目 “冷资源”变“热产业”.中国新闻网.2018-11-19
[9]蔡文斌.青海着力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中国文化报》.2019-04-09
[10]青海:推动中藏医药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国经济网.2019-03-26
[11]丁 佳.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硕士论文.2012-06
[12]张帅.青海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研究.青海大学硕士论文.2014-06
[13]马桂芳.青海全域旅游发展研究.攀登.2018年第4 期
[14]吴梦婷.青海省多举措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西海都市报》.2019-01-21
[15]王浡.青海前三季度旅游业增速显著.《国际商报》.2019-10-28
[16]祝君壁.青海:护好生态屏障 深挖生态潜力.《经济日报》.2019-09-05
[17]罗赟敏.丝绸之路青海道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初探.《青海日报》.2018-09-10
[18]卡娅梅朵.首届青海改革论坛开幕 以生态文明理论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新华网.2017-09-28
[19]张俊英.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发研究.旅游经济.2013年9月
[20]邢曼玉.青海旅游向高质量阔步迈进.青海新闻网.2018-08-22
[22]李婷.青海省旅游景点空间结构演化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06
[23]王辉.于生态足迹的青海湖景区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06
[24]冯翔 高峻.从全新视角看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旅游学刊第28卷.2013年第4期

上一篇:博雅研究丨去岁时将尽,明朝岁起东 ——2019文旅盘点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研究 | 旅游交通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