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雅方略研究院
2019年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发展文化和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随着休闲经济兴起和市民生活格局转变,夜间消费已经成为了现代都市人日常休闲、平衡生活、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与各地促进夜间经济的利好政策叠加,引爆了夜间文化旅游发展新一轮热潮。“夜经济”作为一股新的经济力量点亮了许多城市的夜晚,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重要商业资源和时尚潮流。人们也将一个地区夜经济的繁荣与否看作衡量城市经济实力、文化品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1.1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夜经济、夜旅游、夜休闲
城市旅游“夜经济”产生背景是消费升级。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随着百姓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不再局限于白天消费,渴望放松,渴望丰富多彩的夜生活,需求促进了夜经济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工作生活作息时间调整、大众消费观念转变、公众媒体舆论引导和夜间休闲活动场所增加等各项因素影响下,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1956-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88.2元达到19853元,名义增长224.1倍,年均实际增长5.6%。十八大以来的2013-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8488元增加到26112元,年均实际增长5.2%。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1952年和1978年明显提升。70年来,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起到重要作用。城市“夜经济”“夜旅游”“夜休闲”出现的必然性。
夜经济是新消费经济形式下的产物。如果说过去生产、外贸和消费三驾马车中外贸居于绝对重要地位,那么今天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场域。统计显示,以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迅猛。北京2019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服务性消费持续扩大,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近一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夜间消费约占全天消费额的一半,并逐步上升。
“夜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夜经济”即夜间进行的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交易与消费活动,特指由夜间生活消费带动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经济活动。换句话说夜经济以市民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休闲、文化、健身为主要形式,时间段大约是从晚上七点之后到次日六点之前的各种消费。广义的夜经济与日经济相对应,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休闲经济和消费型经济。夜经济具有文化性、多样性、参与性、休闲性和聚集性等特征。主要供给以各类营利性企业为主,也包括一些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机构和设施。由于夜间消费通常需要灯光,又被称为“灯光经济”。但“夜经济”并不等同于“灯光经济”、“延时经济”。
夜旅游是城市夜间旅游活动为城市新兴的发展项目之一。城市夜间旅游可以领略城市的另一种风情,它让人看到一座城市文化与生活的缩影,也为城市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城市夜晚旅游活跃空间主要聚集在城市的商业商务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历史街区、旧工业改造区、自然风景区等地理位置。发展夜旅游逐渐成为带动区域旅游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方式。
夜休闲:夜晚发生在城市室外空间的活动,是人们放松自我或者短暂地换种角色活出自我多为休闲性活动。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散步、闲聊、观景,或坐或走,或看或玩,完全随心意决定行为的内容,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夜生活给在人们下班之后,多发生于晚上七点之后到次日七点之前,提供了这种可能。因此,一个宜人的夜晚室外空间应为市民和旅行者提供进行各种选择性活动的机会与可能。
夜经济是应时而出的休闲经济、旅游经济的一部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不是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较高发展水平的表现,也充分反映了城市的时尚度,已成为城市活力系数的风向标。从经济学角度看,它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相融汇,是跨界运行的“新”业态,是一种青年时尚文化。当然,夜经济还与文化创意产业有关,通过创新、创意、创造,开拓了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新市场,也能推动城市公共文化补齐短板,为地方经济开辟新路径。它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力新脉搏,增长新动力,更是老百姓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新去处。
1.2发展意义
丰富人们消费方式,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夜经济是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的衍生物,发展夜经济对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夜经济”不仅成为城市消费“新蓝海”,更为城市发展带来诸多产业发展机会。其发展反过来又会带动更多的当地居民或者是旅客的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为城市夜经济发展与规划提供指导
夜经济是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发展夜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关注,许多城市政府制定出了发展夜经济的相关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可以根据该城市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得以表现出来。
“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
日益繁荣的“夜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作为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夜经济具有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经济效益。从改革开放初的小吃街、夜排档,到如今社交休闲、文化地标打卡、体育健身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夜经济”新业态在崛起,在文化、旅游、娱乐、影视、会展等业态有更大发展和探索空间,产业发展将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收入,助力新型城市化发展。
消费刺激推动下的发展
在中国各地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频现,夜间经济也成了新的消费增长极。在新的夜经济要求下,需要有新的消费点来扩大需求,缓解外部出口需求不确定性压力。夜经济对支撑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的夜晚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发展和变化,给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城市转型升级,凸显打造文化特色多样性
伦敦将夜经济称作“夜文化(Night-time culture),可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城市以吃喝为主,比较缺少文化要素,发展夜经济时,要打造“夜文化”,力求从传统单一的业态消费,变成多种业态,如以餐饮为主,变成餐饮、文化演出、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的过程。
因地制宜的公共参与打造市民文化
夜经济是小巷小店小街区小社区的微创业微社区微就业,是“小而美”。夜店小店建设和布局需公众自己去搞,允许人们去利用自己的地点、位置及条件去创业。在业态结构因素,因地而异,把时间、空间及业态主题完美结合。
技术创造新平台打造的经济发展难
夜经济实际是城市经济发展、技术发展及信息化网络化,特别是大计算、云技术、大数据、搜索类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平台下,城市夜晚生活繁荣发展,已远远超出以往任何时候。
城市繁荣的娱乐机器
活跃的城市夜晚已成为体现社会经济开放程度和繁荣程度的当代城市所具备的特征之一,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时间段。城市夜晚生活将在城市这个“娱乐机器”中担任相当重要的角色。
2.1 世界夜经济发展
工业革命前,由于经济技术条件和安全制约,人类的夜晚活动是相当有限。古代世界各地城市都有严格的宵禁管理制度,除重大的节日外,人类用灯、火等方式在夜晚进行各种庆典活动,以示对光明的追求。公共性的夜晚生活不是普遍的、普及的、大众的、时时的,只有特殊的几个时间点和特殊的一些城市才有。直到18世纪初欧洲启蒙运动,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富足,城市夜晚经济和娱乐活动开始萌发,使得和黑暗有关的巫术、魔法和迷信等愚昧观念逐渐消退,人们不再恐惧黑夜。西方有商界人士称“夜晚是为生意而开放的。”在席卷英国和欧洲大多国家的18 世纪商业革命刺激下,消费主义和新兴工业开始更多统领黑夜。1746年法国人宣告:“黑夜的统治终于结束了,夜晚从此变成了一个富有价值的时间段。”欧洲城镇的夜晚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一些地区经常举行集劳动和社交于一体的夜间聚会。而随着城市家庭闲暇和富裕增多,使得聚会、游乐场、化装舞会、赌博和看戏等活动空前盛行,成为时髦社会夜生活的亮点。
现代照明技术的运用,让黑夜变得明亮辉煌,景观环境通过灯光艺术被不断创造,夜晚从此变成了富有价值的时间段。城市生活的变化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城市中,人们共享的公共场所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拥挤。主干道挤满了马车和行人,广场成了喧嚣和活动的中心。1777年巴黎游人说,横跨塞纳河的新桥上“整整一个通宵,时刻有行人从上面通过。”在那不勒斯,日落之后的主要街道上“挤满了”人。1801年,有人说 “伦敦的夜晚始终在清醒中度过”。《波士顿时事通讯》刊载的一封信说:“人们常常在夜里出门,要么去拜访朋友、熟人,要么办点公事,要么就寻欢作乐。”1796年的旅游者发现,天黑以后费城的街道仍然“人声嘈杂”。热闹的夜晚背后是商业在夜间的大力扩张。
19世纪的西欧经历了开放夜晚城市的阶段,消解了固体的墙和屏障,和那些过去的存在。新的自由主义市场给贸易提供了新的自由度、灵活性和流动性。欧洲产生了大量的娱乐产业,例如夜总会、各种各样的杂耍剧场、酒吧和酒店歌舞等,这些都是“夜晚最想获得的美丽”。工业革命的电灯发明,使人们摆脱了黑暗束缚,用电光源创造了辉煌的城市夜晚景观,夜晚成为经济发展、消遣娱乐的最佳时间。
二战后,城市发展更为理性,夜晚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受到重视,并衍生出24小时城市概念。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恢复传统的酒吧文化,改善中心城区的空城问题,针对酒吧、夜总会、俱乐部等场所提出了夜间经济发展计划。英国城市规划将意大利每年夏天举行艺术文化节活动的概念引入英国,并与英国夜间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24 小时城市”概念。
20世纪中后期,休闲消费成为主流,并且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在类型上不断出新,这些多样的娱乐活动、音乐、电影、时尚和艺术,极大的丰富和繁荣了城市夜晚。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夜晚活动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夜晚生活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24小时城市作为一个关于城市未来、城市生活、城市经济、公共社会活动和公共领域空间发展的创新性话题,正在成为公认的、让许多人在讨论的城市话题。
1993年,英国正式提出“24小时城市”发展目标,1995年正式实施,发展夜间经济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在英国,夜间经济被细分为傍晚经济(evening economy)和深夜经济(late-night economy),前者约为17:00-22:00,主要指白天活动的延续,以商业为主体;后者为22:00-第二天天亮,主要指酒吧、夜总会、俱乐部等。进入21世纪后,由于“夜晚酒吧经济”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学者们指出夜间经济对于英国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政府提出要在酒吧等夜晚经济营业场所规划餐饮、电影院、剧院、博物馆、商店等其他功能场所以扩大夜晚消费人群。2007年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一些主要大中型城市,被授权允许的夜店增加4-7倍多。从2006-2007年两年间,伦敦市中心被授权允许的夜店多了24.3%,在诺丁汉市,被授权夜店从2000年的81.874间增长到2006年的125,000间,而此时伦敦西区,夜店总数増长了280%。2009年,英国学者Anne Hemker(2008)的数据调查进一步说明了发展夜晚经济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美国24小时城市的发展一点也不亚于英国,1961年,雅各布在《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如何让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在一天24小时都能够保持活力,从而解决城市中的犯罪和安全问题。纽约以世界闻名的“不夜城”而著称,其夜晚经济可创下近 90 多亿美元(2004 年)收入,约占纽约当年GDP的近8‰。拉斯维加斯、亚特兰大、洛杉矶、芝加哥、迈阿密、圣何塞、新奥尔良等城市都以 24 小时城市著称。
悉尼2011 年的夜间经济每年带给当地的经济效益超过150万美元,其中餐饮和娱乐占相当大比重。夜悉尼规划报告《开放的悉尼——未来悉尼夜间发展方向(OPEN Sydney_Future directions for Sydney night)》,规划今后悉尼的夜经济中将有更多的旅游元素,如“把悉尼打造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餐饮和音乐表演目的地”、“在夏季延长文化设施和画廊的接待时间”、“打造创意灯光展示”等。
加拿大多伦多传统娱乐区(Entertainment District)在19世纪中叶,就是多伦多夜生活中心,音乐厅、戏院鳞次栉比。但20世纪50年代,受到冷落以至萧条。但1977 年以后,随着大型购物商场伊顿中心(Eaton Centre)开业,著名皇家亚历山大剧院翻新,天虹体育馆(现已更名为罗渣士中心)和加拿大国家电视塔(CN Tower)的相继落成,最终推动了娱乐区复苏,餐馆,夜总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兴旺的势头至今不衰。
2.2 夜经济与国际化
当前,城市的夜晚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繁忙,越来越富有魅力,也越来越受瞩目。法国一位城市状态研究者提出“一个城市的‘夜生活’质量是考察这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大众消费取向和投资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卫星可以显示全球夜晚城市区域的亮度。有学者发现,这个亮度与城市的消费、就业、GDP等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比如亮度时间长、面积大、亮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开放程度就高。因为夜晚要同步工作,还在创造财富,自然亮度和GDP成正比;而晚上要消费、打车、社交等,因而与该地方的消费也成正比。空间上自然形成的这种亮度,反映了地区夜间的工作程度、开放程度、消费程度。所以,亮度指数,是代表这个地区城市繁荣,或者说这个区域发展状况的一个非常好的指标。
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消费大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早已开始发展城市夜晚活动。国际上有名的夜经济都市伦敦、纽约、悉尼等,早已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夜经济,将其作为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且,夜经济还被用于推动曼彻斯特、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和都柏林等城市的城市复兴。在欧洲,夜经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英国伦敦市中心、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美国迈阿密市中心、法国巴黎市中心等,酒吧和歌舞娱乐场所的设立,使得这里除了白天商业繁华以外,还促成了城市中心区在深夜之后的继续活跃。
夜生活聚集点在世界大城市聚集,城市各级商业网点、交通枢纽、具有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场所、居住区和高校等消费者固定的场所,都成为夜晚活动聚集的首选地,在城市中呈点状的地理分布。国外城市夜晚生活比较发达的城市,城市中心商业区往往也是深夜性活跃区域。
英国伦敦是夜生活发展历史较长的城市,其夜晚活跃中心SOHO并不与城市商业中心重合,而是英国上流社会居住区,毗邻繁华的Piccadilly Circus和赖斯特广场。这里是伦敦著名媒体中心,集聚了大量的广告制作中心、电视和广播演播室及后期制作公司。密集分布的旅馆、餐馆、咖啡馆、深夜食堂、电影院、酒吧、酒馆、俱乐部、夜总会、戏剧吧、高质音乐厅、西部剧场等,吸引着各年龄层次和文化背景的人群,成为这个城市,乃至国家最活跃的、躁动的中心。数据显示,夜间经济已为伦敦创造了130 万个工作岗位,贡献660亿英镑年度收入,并仅伦敦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就创造了英国全国总税收的6%。
“不夜城”纽约,80%以上的夜晚活动场所集中在曼哈顿地区,导致该区域夜晚活动场所密集度非常高。这里的餐饮和商店一般在22:00左右关门;百老汇(时代广场Times Square)是纽约夜晚生活的核心,这里拥有数量众多的剧院、餐馆和酒吧;而林肯艺术中心的艺术气氛远多于百老汇的商业气氛,SOHO是一个酒吧为主的区域,中国城和小意大利则以餐饮取胜,上东边则是一个靠近贫民区的夜生活场所。各具特色的夜晚活动场所,沃尔玛超市、各种便利店、快餐连锁店,都是24小时营业,夜晚生活购物很方便。造就了纽约作为世界都市“Big Apple”夜经济的繁华。
新加坡作为亚洲自由港,夜晚生活质量在全球是数一数二的,乌节路是与商业购物紧密结合夜晚活跃场所是一个24小时活跃区。其它区域都是与城市的文化场所和风景点结合密切,如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都是有100多年历史的仓库码头,殖民区作为新加坡的政治、司法中心,有很多英国殖民时期建筑物、大型购物中心和酒店,属于高档夜生活区,圣淘沙则是一个旅游岛屿。夜经济的繁荣是城市繁华的表现,也充分反映城市的时尚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夜经济”越发达,其城市的经济发展越充满活力。
阿姆斯特丹自由开放的夜生活举世闻名。2018年,到访阿姆斯特丹的游客量达到近2000多万人次,是当地居民的近30倍,这与它在保护和最大化提供夜间服务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密切相关。
日本东京也是夜经济发展的先驱。通过在一些节假日的深度拓展,东京发展了不少夜经济的典型场景。一些日本酒店推出的表演,就加入了日本文化,融合声、光、影与舞蹈等元素,吸引当地民众和游客在夜间继续娱乐消费。
韩国,人们已适应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和娱乐休闲,咖啡店、健身房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持续到深夜,便利店基本都是24小时营业。
丹麦歌本哈根的斯特勒格大街从“纯购物街”衍变成“多元化的城市公共舞台”。其发展历程为购物—“步行”—“停留”咖啡座增加,停留又带动了各种文化活动,促成了诸如“文化之夜”、“哥本哈根爵士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在这类广场上举办,使得成为富有活力的、多元化的活动场所。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除有很多著名的商店,还有林林总总的餐厅、饭店,及戏院、影院,使得步行街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而不仅仅是购物。在香榭丽舍大街,即使在午夜或深夜2点,甚至早上5点,也有人喝咖啡。
信息社会下,工作时间的自由化促进了白天工作和生活的夜晚延续,而以休闲为主体的夜晚生活集文化交流、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促进了夜晚活动内容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城市夜活动一直是城市繁华面貌的象征,是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的佑证。
3.1 发展和现状
在中国,始自秦汉的里坊制是一种封闭内向的街区模式,城市中的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用围墙各自封闭。并且坊和市的管理制度不相同,“市”一般是“日中为市”,而“坊”是:白天开放,黄昏关闭。市、坊的管理形式促成我国城市古代的时间管理制度——宵禁制度。中国古代严格的宵禁管理制度,使得夜间的活动并不普遍,古人只有在一些节庆日方可享受自由的夜晚。节日庆典活动主要是指都城等一些特殊地区的元宵节和中秋节,才有自由的夜晚,以元宵节最为隆重。
随着经济发展,唐中期出现了夜市萌芽,长安的“鬼市”被认为是夜市的维形与发端,是唐代“夜市”经济在鼓声“宵禁”制下而崎形发展的结果。到宋代,古代夜市发展达到顶峰,汁京、洛阳、扬州、成都杭州等成了“通晓不绝、与白天无异”的城市。《梦梁录》记载宋时临安“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夜市繁华可见。元朝宵禁制度再度流行,直到明代才恢复。夜间出游古己有之,唐杜牧《泊秦淮》诗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名句,《东京梦华录》记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縛彩楼欢,向晚灯烛烟火,上下相照”。明朝“秦淮灯船甲天下名闻天下。
古代夜游往往成为少数精英阶级的特权,与今天的夜旅游不同。清末,由于殖民者进入,一些口岸城市如上海、广州等,逐渐再度出现繁华的夜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营业性夜晚娱乐活动减少甚至消失, 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再度繁华。
我国当代城市夜晚发展晚于西方,真正的夜旅游始于近现代。民国时期开始出现以吸引游客为主要目的夜旅游活动,上海出现了大批向游客提供旅游演艺活动的游乐场所,新世界游乐场楼外楼游乐场、先施游乐场。1917年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因戏曲、说书、杂技、魔术、演唱、电影等文娱表演,以至于有“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之说。1922年,受西方文化影响,上海出现了第一家营业性舞厅,也称舞场。而1932年修建的百乐门舞厅,影响力非常大。一曲民国名曲“夜上海”说不尽十里洋场的夜繁华。这一时期,夜旅游产生和发展受西方影响,主要萌芽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集中在娱乐、表演领域,其虽面向大众游客但主要参与者仍以经济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外国殖民者为主。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对增加的是以单位名义举办的各类文娱活动如交谊舞、球赛、电影、演出等,一般能持续到晚上22点左右。但在20世纪50-70年代停滞了,社会营业性的夜晚娱乐活动减少甚至消失。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天一黑商场就关门了,没有什么夜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迈进,20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历史环境、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上海、广州等口岸城市成为最早发展夜旅游的区域发展速度相当快。1981年,广州市轮渡公司开辟“珠江夜游”旅游专线;90年,上海“黄浦江夜游”项目开通。90年代,上海发展衡山路夜晚生活区域,随后新天地、外滩等逐步发展成为上海夜晚活动顶级场所,茂林路、静安广场、永嘉路等区域的夜晚活动也毫不逊色于衡山路。
主题景区一直是夜旅游的前沿阵地,1982年9月,陕西省歌舞剧院向游客推出夜间演出《仿唐乐舞》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夜旅游项目。1993年7月,深圳华侨城推出大型广场艺术晚会以及“欧洲之夜”庆典活动,成为中国主题公园夜旅游演艺的发源。2000年中国首个夜游为主的动物园区“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开幕,主题景区纷纷推出主题化夜场,注重夜晚出游特点,通过各种灯光和景观工程营造动感、温馨、欢乐的氛围。文艺演出成为了夜旅游的主要活动,主题乐园景区的夜场,如欢乐谷、宋城及迪士尼乐园等,受到了夜间游客的广泛关注,成为各地夜旅游的拳头产品。近十年来,国内对夜旅游开发日渐火热,夜旅游发展迅速。2004年3月,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成功,成为中国夜旅游标志性事件。目前“印象”系列已成为夜旅游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地区纷纷引入开发,加入到开发夜旅游、夜经济中,有效激活了潜在夜旅游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的不断繁荣,夜间活动慢慢跳出传统的餐饮、购物、歌舞等行业,向其他诸如文化、表演、健身、保健、休闲等领域扩 张。夜间活动的多元,极大丰富了夜间生活,同时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 为夜旅游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推动者夜旅游由自发形成、 零散分布的状态,逐渐走向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阶段。
2004年,青岛出台了《加快发展市区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展旅游、餐饮休闲、购物、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繁荣和发展夜间经济;同年,开封启动“夜游开封”;
2006年,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发布《杭州市夜间娱乐休闲生活发展报告》,在全国率先肩动了推动“夜旅游休闲”发展序幕;同年,宁波将“夜经济”纳入城市“十一五”旅游规划中;
2007年6月烟台推出“夜旅游”项目——海豹湾消夏广场活动,每晚六点半后景区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两个月便接待10万人次客流量;
2008年,海南三亚政府决定加快海棠湾南中国海影视文化生态园项目进程,打造声光电结合的娱乐主题公园,填补夜旅游空白;
2010年,上海配合世博会启动“夜上海”;挖掘外滩高端消费、石库门酒吧文化、衡山路海派休闲及尚待挖掘的郊区夜生活。同年,杭州开展“天堂夜明珠、多彩不夜城”、“夜杭州”主题系列活动;
2011年,大连“北方不夜港”正式启动。为加快大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改变大连夜间亮化不足、夜消费场所不足等问题,为发展夜经济奠定基础。大连以旅游消费和文化景观为载体,形成了以星海湾和钻石港湾为主要娱乐场所的城市夜经济带,成为大连发展夜经济的重要通道。
2012年、2013年,杭州相继进行“缤纷夜乐无眠”夜休闲主题推广活动,推出游夜景、逛夜市、品夜食、喝夜茶、赏夜戏、享夜疗等系列城市夜休闲产品,策划编制了国内首份夜休闲主题旅游指南。
2012年,厦门市旅游局着手编制《厦门市夜间休闲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打造7项夜间旅游工程;同年12月,长三角城市群全面启动区域旅游产品深度合作,遽选长三角城市群屯、醉夜色体验之旅40个示范点和20个经典酒吧,推广长三角城市群“也醉夜色”体验之旅产品;
从北京三里屯到广州琶醍创意园区,从上海城隍庙到长沙解放西路,夜间美食、夜间歌舞秀、夜间灯光秀、夜间广场狂欢。“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杭州通过发展夜经济,数度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北京、广州、上海、重庆、成都、长沙“夜经济”发展初见端倪后。
今年以来,繁荣夜间经济,各地已有多份意见出台。2019年7月12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出台“夜间13条”,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2019年,上海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并设立“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进一步优化夜间营商环境;天津提出打造“夜津城”,2019年底前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南京提出到2020年,力争夜间经济试点区域新增经营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左右;成都出台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西安提出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西安夜游经济……
3.2 问题
虽然夜经济在如火如荼发展,但存在很多问题:
夜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首先,我国很多城市夜旅游项目设置不足,很多夜旅游主要以灯光造景为主,产品缺乏。游客在夜间活动时选择面狭小,很难参与其中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
现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精品
大多数夜旅游开发水平较低,表现形式单一,独立性差,级别低,规模小,夜间旅游资源没被充分挖掘,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缺乏具有高品位、高吸引力、高影响力的龙头产品,产品定位和包装缺乏自身特色和优势。
缺乏品牌,同质化严重。
目前,各地夜旅游几乎“千篇一律”,国内夜旅游开发品牌少。从夜色到夜市美食到特色酒吧,各个区域之间区别度不高,没有形成鲜明恃色,亮点未形成。没做出特色,缺乏对游客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缺乏系统运作和整体品牌打造,没有形成真正富有竞争力的夜经济夜旅游品牌。
发展战略模糊
普遍误解夜间活动,对夜经济夜旅游的认识不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夜间活动己远远超出单纯娱乐,转变为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面临着新的定位与思考。对于到底是“夜旅游”还是“夜休闲”缺乏明确战略定位和认定,是为了吸引外地游客还是服务于本地居民缺乏理性的思考。
发展格局离散,缺乏科学规划
很多夜旅游项目多自发形成,开发主要采取“发现一块,开发一块”方式,各自为政的问题较为严重,符合市场规律,但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呈现散、小、乱局面,缺乏夜旅游集中区,规模较小,且重复开发和跟风现象严重。
创新意识缺失
夜旅游不是简单或单纯的观光游览,更多的是参与和体验。当前夜旅游夜经济,大部分为传统日间经济和旅游的简单延伸,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参与者旅游者“看得多,参与少”。创新意识缺失,难以获得集中的旅游体验。发展夜经济夜旅游亟需创新思维,推陈出新,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打造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参与者。
政府部门管理和制度制约
目前政府各部门的管理理念、规则、行为方式,和夜经济夜旅游要求有一定差距。夜经济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保障类因素,如交通、扰民、安全等。如很多地方晚上警察不上班,保障不了安全;夜晚交通不支持;有城市餐馆10点就打烊等,都不适应夜经济发展。而需要政府建立综合协调机制解决问题。
缺少夜晚消费习惯问题
一个城市夜生活的发达程度与一个城市或国家的消费习惯与偏好有很大的关系。消费习惯决定了人们是否可以接受夜间生活,而消费偏好决定了一个人的消费层次,这都是城市夜经济发展潜力要考虑的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中存在很多半城市化的人,缺少夜间消费习惯与偏好。
城市发展水平不高
城市发展水平是夜经济也旅游产生与发展的关键,是一切夜生活产生的根本条件。城市发达与否决定了城市夜生活是否丰富多彩。目前,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夜间旅游、夜间经济发展存在一定阻力。随着高质量高品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与城市发展水平相符合的夜经济必定能够发展起来。
“夜经济”是白天经济活动的延续,是舒缓压力的休闲性消费经济,更是城市经济、文化与生活水平的缩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化率迅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体现在许多城市中人们的夜间生活的丰富,购物、娱乐、休闲、健身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地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经济飞速发展,休闲理念迅速提高,夜幕拉开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的序幕,夜晚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繁忙,越来越富有魅力,也越来越受瞩目。“夜经济”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起来,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国的很多城市居民和游客的夜间消费额在消费总量中的份额越来越大,甚至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夜间消费额已占到该市消费总量很大比例。我国各级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城市夜经济发展。在我国南方城市中,如上海,深圳,江苏,广州等地区夜经济发展十分发达,晚上灯火通明,夜间消费水平很高;北方城市夜经济发展虽不及南方,但有后起勃发之势,大连、青岛、哈尔滨为推动夜经济使出浑身解数。事实上,夜间体验式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全球关于国家品牌的全球性年度调硏《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将夜生活列为重要的参考指标。随着我国建设大国,通过夜经济发展消费,打造消费大国,推动世界消费中心和知名消费品牌的建设,是我国走上全球治理之路,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表现。打造夜经济夜旅游,建设世界又一个消费大国的指日可待。
转载请注明来源:博雅方略 微信号:boyafanglue
参考文献:
[1]冯悦.夜经济彰显城市引领力包容力创造力.中国旅游报.2019-09-02第004版
[2]李欣. 中国夜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复旦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05-11
[3]姜慧梓.国办发文提出20条政策措施促消费 “夜经济”引关注.《新京报》.2019-08-28
[4]林红梅 王雨萧 季小波.许光建:“服务+体验”是“夜经济”发展关键所在.新华网.2019-08-07
[5]夜经济2.0,不只是“吃吃喝喝”.《新京报》.2019-08-23
[6]赵文君 王立彬 魏玉坤. “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新华网.2019-08-06
[7]闻一言.不断创新消费场景 下好夜经济这盘棋.中国商报.2019-08-30第 P01 版
[8]胡 华.夜态城市_基于夜晚行为活动的城市空间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8-05
[9]刘涛.休闲视角下成都市夜间旅游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5
[10] 武粉莎.基于方法的城市“夜经济”发展潜力评估模型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