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白天工作、晚间休息的传统城市作息模式已悄然改变,夜晚也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时段。城市人群60%以上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复兴、经济增长与文化创造的新引擎。伦敦、阿姆斯特丹和里昂发展夜间经济的共同之处是鼓励发展与有效管理相结合,以挖掘城市精神文化内核作为着力点,满足市民与游客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通过促进安全、包容和尊重来平衡游客和居民的需求。
夜间经济(night-timeeconomy)是源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概念,是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2017年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已成为英国的第五大产业,伦敦夜间经济提供了1/8的工作岗位,澳大利亚悉尼的夜间经济规模达40.5亿美元。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加快,大众居民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间消费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近年来,不断有经济学家通过城市夜间灯光的变化作为衡量国家、城市是否繁荣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夜间消费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据统计,在北上广深等前线城市,夜间消费的比重早已占到了全天消费的50%以上,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夜间消费不论是在居民的生活,还是在助力宏观经济增长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的大量泡沫注定二者短时间内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能,而近年爆发出惊人增长的服务业则具有吸引社会资本与居民消费的双重属性,以商务活动为主的夜间消费正好是服务业发展的最佳着力点。当夜幕降临之际,夜间购物、餐饮娱乐、旅游消费等活动均将迎来高峰期,并且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可以预见,在未来,夜间消费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另一方面,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居民对于消费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夜间消费的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消费升级下满足居民对于高品质、多种类消费需求的必然,正是夜间消费的出现,丰富了居民休闲生活,带动了消费增长,驱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此外,夜间消费的崛起,也为失业这一“城市病”提供了解决方法,由于夜间具有与常规工作时间错位的优势,更多的潜在劳动力也能够通过在夜间上岗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法国大概是全世界最关注文化消费的国家之一,全民文艺,雅俗共赏。法国人的夜生活,除了朋友家人聚会下馆子、去酒吧,或是年轻人泡夜店,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看电影、看戏剧、听音乐剧、参加文化沙龙、去美术馆听讲座等等,品类丰富,大众小众口味兼顾。而对小众艺术的重视,恰恰奠定了法国全民审美高起点的基调,也是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如此骄傲的原因。
除戏剧表演外,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往往会在白天的日常展览结束后,开设晚间的主题讲座或研讨会,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名人和艺术家普及艺术知识、发起公共讨论。卢浮宫就常年为大众开设晚间艺术史讲座,专供平时忙于朝九晚五的白领们做业余知识补充。蓬皮杜艺术中心则时常开设免费的现当代艺术主题讨论会,邀请哲学、文学、社科领域的前沿人物,带领现场观众一起创造性地解读当今世界的各类问题,如和平、环境保护等。
法国的夜间文化艺术消费如此活跃,也归功于国家在文化市场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调整作用,通过维护文化艺术多样性的政策和艺术赞助抵税制度,激活这一市场的原动力。在法国,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购买艺术品或者赞助受到认可的文化艺术非营利机构,抵消一部分需要缴纳的税款,由此形成财富和文化生产的良性循环。举例来说,在法国,艺术家和作家都享有优惠的纳税模式,抵消他们不稳定收入情况带来的风险;普通的法国居民可以通过收藏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减免税务,企业也可以通过收藏或赞助艺术文化创作,在当年或未来四年减免与艺术产品价格等同的税收,同时积累社会声誉,可谓名利双收。此外,在法国,从 1970 年开始,新戏剧上演可以减免增值税,这里的戏剧包括话剧、音乐剧和舞蹈剧,也包括翻新后首演的经典戏剧等。
法国人能享受如此丰富的文化夜生活,显然与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扶持政策及税收制度紧密相关。没有政策支持,文化艺术领域的活力无法充分激活,纯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很容易伤害本土文化的创造力。相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下,民众也有机会接触真正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有助于塑造整体国民的审美能力,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英国于1995年正式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从2004年到2016年,伦敦创造了超过10万个新的夜间工作岗位,2017年伦敦市的夜间经济收入达263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将达300亿英镑。夜间经济业态多元化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管理是伦敦夜间经济成功的关键。伦敦钟爱酒吧文化,它能拉近人们的距离,自由表达意见。
伦敦在保留历史街区、活动空间和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延长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等现有日间设施的开放时间,架起白天与黑夜之间文化与经济的桥梁,利用城市中闲置的建筑物和街区建立文化新区、商业改善街区,将其休闲功能和其他用途相结合,交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在伦敦市中心,而且在整个城市的其他70多个区域搭建世界领先的夜间经济文化集群,开放与多样化的规划管理方式是夜间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撑。
在创造物质环境的同时,地方当局、土地所有者、投资者和经营者共同努力,消除管理和意识层面的障碍,引入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深夜购物、食品夜市、市民庆祝活动、公园之夜、嘉年华和街头表演等,帮助吸引更多包括老人、小孩、残疾人等在内的游客,减少游客对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的恐惧。为了保证夜间消费生活安全,伦敦市政府专门增加300万英镑预算加强治安。英国交通警察部门增加100多名警察,巡逻144个站点,保障人们夜间出行的安全。
伦敦夜间经济管理的经验是:
第一,政府积极推动发展与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管理。伦敦2016年年初成立了由各种政策专家和行业领袖组成的夜间工作委员会,帮助市长拟定24小时夜间经济发展的目标,并通过与场地经营者、酒吧和餐馆工作人员、夜间消费者、消防队员和夜间通勤者对话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平衡相关群体的利益诉求。
第二,改善夜间交通,为夜间经济的消费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自2000年以来,伦敦的夜车使用量增加了170%,晚上10点以后,伦敦地铁的出行速度是白天出行的两倍。2016年8月,在伦敦市政府的推动下,正式在每周五和周六两天推出夜间地铁服务,目前伦敦11条地铁线中有5条线路在周末24小时运行。
此外,伦敦交通局计划,到2023年,要将夜间地铁服务扩展到其他线路上。此举为减少非法出租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延长企业营业时间创造了条件。
阿姆斯特丹以自由开放的夜生活而闻名于世,2018年游客量近2000多万人次,是当地居民的近30倍。这与它在保护和最大化提供夜间服务方面世界领先密切相关。
2003年阿姆斯特丹开创性地任命了首位“夜间市长(NightMayor)”来监督“晚九朝五”的夜间经济活动,致力于在市政府、(小)企业主和居民之间架起桥梁,建立沟通机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平衡行政管理体系和实际操作中场地经营者和艺术家的需求,确保夜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其他部分能够共存,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全面宵禁、严格限制、关闭场所、禁止使用”。
“夜间市长”由公众和专家投票产生,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夜间市长基金会,该组织的运作资金一半来自政府,一半来自夜间营业商家。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伦敦、巴黎、苏黎世在内的30多个城市采用了类似的职位或行政模式。阿姆斯特丹2016年举办了第一届夜间市长峰会,与世界各国商讨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阿姆斯特丹政府坚信,夜间经济可以吸引具有活力和创意的年轻人,增加城市创造力。为缓解市中心夜生活的压力,阿姆斯特丹利用城市近郊闲置的文化空间探索夜间经济新模式。位于阿姆斯特丹西部A10高速公路旁的一所规模庞大的技术学院,如今改造成为一家洞穴般的可容纳700人的夜店,还有一家白天咖啡厅、一家美食餐厅、一家健身房、一间音乐会场地、一家艺术画廊。
自2016年1月开业以来,每周7天和夜间时段的活动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还有许多国内外高质量的派对在这里举办。新颖而丰富的夜间活动不断吸引着人们从市中心骑车30分钟来此体验。此外,它还拥有24小时的经营许可证,以确保成千上万的欢愉过后的人们不会在凌晨4点或6点时被赶到狭窄的市中心街道上。
以爱彼迎为代表的互联网民宿短租软件走红后,阿姆斯特丹的房东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房屋的出租率,赚的钱也越来越多。阿姆斯特丹现正推动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工作空间、24小时便利店建设,最终形成企业自由决定何时开业和关闭、夜间活动者决定夜晚何时结束的24小时地区。
夜间经济的安全、噪音、垃圾等问题最为人们诟病。阿姆斯特丹的莱德塞普林和伦勃朗地区曾暴力频发,德瓦伦红灯区被比作“城市丛林”,警察无力处理暴力犯罪和非法毒品交易。房地产价格上涨,非文化用地逐渐增多,使得居民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市民们的抗议声越来越大。
为此,2015年埃伯哈德·范德兰市长在阿姆斯特丹三大夜生活区之一的伦勃朗地区单独建立了商业投资区(BIZ),要求每家酒吧、俱乐部或餐厅投入资金,而后启动了一个为期三年的政府与私人合作试点项目。另一方面,与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区域内的利益相关者开展为期一年的合作,以减少与酒精有关的暴力行为,提高夜生活质量和接待收入。
在社区环境治理方面,整个地区晚上11点后禁止包括自行车在内的一切交通工具通行。周五和周六晚9点至次日早6点雇用近20名广场管家在街上巡逻,亲切地与俱乐部和饮酒者聊天,温和地提醒外地游客伦勃朗地区的有关规则,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保持优雅,思考邻居,屋内饮酒”和“欢迎游客”的标识。此外还推出了移动应用程序,供居民举报夜间滋扰情况,可通过网络联系所在区域社区官员,直接对案件进行处理。两年后该地区骚扰事件下降了30%,暴力事件下降了25%。
伦敦、阿姆斯特丹发展夜间经济的共同之处是鼓励发展与有效管理相结合,以挖掘城市精神文化内核作为着力点,满足市民与游客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通过促进安全、包容和尊重来平衡游客和居民的需求。我国应以活化城市文化为出发点,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的政策,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与特色商圈,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改善夜间照明,延长夜间交通等公共服务,开创夜间经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