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不仅记录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沿线更是留存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遗产。随着“一带一路”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被挖掘、旅游条件日渐成熟以及旅游需求向纵深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特色旅游市场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一带一路”是世界最精华旅游资源的汇集之路,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之路。四大文明、五大宗教、全世界超过68%的自然遗产、70%的民俗74%的自然保护区均在一带一路沿线,其旅游总量占全球国际旅游总量的70%,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一带一路为特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
特色旅游是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升级。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相比较,它的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具有原始自然性,旅游项目和线路更加新奇探险,旅游形式自主参与性更高。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我们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一同努力,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在陆路上,中欧班列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桥梁”、“纽带”。规划的西、中、东三条通道,横贯了整个欧亚大陆。作为带动我国内陆地区开放的纽带,中欧班列自2011年重庆首度开行以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享的重要贸易通道。开行至今短短6年间,班列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约170亿美元。目前,中欧班列已形成东中西多线路出境格局。东线从满洲里出境,经俄罗斯等国至欧洲;中线从二连浩特出境,经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到欧洲,西线从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此外,宝兰高铁、兰新高铁、雅万高铁、中泰铁路、中老铁路将高铁游丝路变得简单易行。黑河界河公路桥、黑河跨境索道以及从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的中巴经济走廊公路建设让自驾游丝路畅通无阻。
在海路上,中国在重点布局国内15个沿海港口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参与港口项目。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都留下了中国建造的印记。
在空运上,中国加快构建与沿线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目前中国民航已与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43个国家实现空中直航,每周共有约4200个航班,丝路不再是漫漫西路而是朝发夕至。
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表示未来中国将重点建设优化“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保险国际合作,与俄罗斯建立旅游安全合作机制,通过国际再保险方式衔接两国保险体系。加强与泰国、韩国等国合作,开展旅游市场联合监管,共同应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问题。大力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设立工作,完成“两区”实地调研和政策梳理,争取早日打通“一带一路”沿边节点。
目前有互免签证国家1个,单方免签国家1个,单方落地签国家22个,团队免签/落地签国家3个,电子签证国家13个,有条件免签国家9个。便利的交通和简化的签证手续使得居民出游真正实现“说走就走”。
中国旅游度假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30多年发展之后迎来新的篇章。国人出游方面表现为:全时、多元化、定制化、智能化,4.0时代游客更愿意为高质量、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买单。据去哪儿网、携程、蚂蜂窝、驴妈妈等旅游电商根据机票量和度假线路及目的地玩乐售卖量等综合统计,“一带一路”旅游3年间游客出游意愿的热度翻了3倍。不仅旅游数量大规模上涨,旅游产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商务游、康养游、健康医疗游、宗教朝拜游,逛清真寺、乘热气球、在吉萨高地看日落金字塔、在碎叶城探寻少年李白的足迹都成为中国游客向往的美好体验。入境方面表现为,除了长城、故宫、兵马俑这些传统中国旅游项目外外国游客更愿意深入感受中国文化,探寻真正的中国百姓的生活而不局限于某个景区、某个旅游城市的片面展示。一带一路为这种变化提供了实现的载体。一带一路使国内更多城市释放旅游潜力,分流热门城市的游客量,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舒适度。一带一路使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投入世界怀抱,伴随特色旅游的深入开展更多中国文化将得以展示,国人当文明旅游充当好民间外交家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融合,增加相互理解,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一带一路特色旅游线路设计。首先,旅游对象要突破传统。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都具有发展特色旅游的潜在资源基础,同时,根据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把资源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对线路的研究和设计上,包括项目在具体地理与人文环境中的时间或空间内容,对历史、文化、宗教等内容的利用,以及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其次,在旅游方式上充分考虑和注意多样性、新奇性。由于特色旅游活动涉及诸因素,因此在推出项目和设计线路时,要动员学术界人士参与论证。同时,一个项目或线路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例如一带一路经过的高山地区、草原地带、湖泊河流、戈壁沙漠、峡谷丛林都是潜在的旅游资源,秦岭、贺兰山、黄河、天山、波罗的海、地中海、南太平洋的自然资源,西域、中亚、北非的人文资源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是如何串联使其焕发最大价值仍需要对旅游线路进行充分考察和精心设计。
一带一路特色旅游机制协调。特色旅游业务的开展目前没有大多的实践经 验可惜鉴,是以对现存的各种可能性因素的挖掘和组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复杂性。经营者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 的矛盾,需要军事、交通、海关、外交、宗教、文化甚至一些特定自然人等等的支持和帮助。怎样才能用制度或政策为经营者打开方便之门,并规范各方面的行为, 形成规范性的运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障碍,这单靠经营者的自发性行为是不够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能考虑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加以指导或帮助解决矛 盾和困难,必然会增强经营者对开发特色旅游的信心。
一带一路特色旅游人才专业化。从事特色旅游作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接待质量,而接待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完善的经营效益,而且关系到特色旅游产品的寿命。特色旅游接待不同于常规旅游接待就表现在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操作规律和方式更具有专门性,这就需要经营者的产品开发部门与接待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相 对稳定的接待班子。从事特色旅游的相关人员如外联、计调、导游、司机等,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特色旅游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从事该项业务的旅行社,应培养 和拥有一支自然、历史知识丰富,能吃苦耐劳,国家安全意识强,熟悉民俗民风,能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有志于特色旅游的专业队伍。
特色旅游的发展在全世界以及我国尚属初创时期,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确立特色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对开发我国极其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招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推动我国旅游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发展特色旅游要在各方面近一步完善旅游要素,实行签证改革,通过区域免签和区域联动机制建设提升外国游客出入境的便利程度;提升旅游从业者职业素质,实现政府职能部门对旅游业的协同管理;发挥旅游行业组织和企业力量宣传当地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区域资源特色;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减少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以综合能力促入境旅游发展,以入境旅游发展促综合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