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振兴新区的成立和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振兴新区在积极摸索产业转型,提高振兴新区内新农村建设水平,提升振兴新区旅游综合竞争力,为此,北京大学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受振兴新区政府委托,编制大雄山国家级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振兴起步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
开发策略和发展战略
一、开发策略
结合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深度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立足市场空白点,打造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规划以田园、科技、未来、文化为主导,塑造尺度适宜,环境优美,亲近自然的休闲田园新区典范,建设成集新农村深度游、文化体验游、高端度假游等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的旅游综合体。
振兴新区借助上党第一泉马刨泉,创建华夏探源旅游度假区,建设道修、禅宗、儒学的研修文化基地,拓展中华炎黄神话,建设上党地区乃至中国地区的华夏探源故乡。
振兴新区立足上党第一山大雄山,借助其山脉群岭的优厚自然资源,开发山地运动的项目如登高祈福、山地极限;山地种植、养殖产业,及种植养殖深加工产业,发展成为上党地区山岳户外休闲运动基地和山地种植养殖产业园。
振兴新区左邻天下都城隍祈福圣地,右邻情缘五凤楼,利用自身的优越地理区位和丰厚的民俗文化,发展旅游服务配套产业,建设酒店接待、政务会议、民俗演艺等服务中心,发展成为长治县南部旅游环线的服务点,上党地区旅游高档服务区。
二、发展战略
文化引领战略:华夏文化探源和民俗文化整合提升,千年历史和多彩民俗的文化融合,提升项目的战略高度。
空间拓展战略:从空间的拓展到产品的拓展,丰富旅游区的产品类型。
产品提升战略:推陈出新、创A提升、文化开路、生态留人。
产业联动战略:旅游带动,娱乐、休闲、度假、地产、农业、文化等多产业联动。
产业结构战略: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共生,立足于第一、二产业,保持项目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运营实施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度假品质的全面升级,绿色低碳跟进。
项目定位
一、 总体定位
建设成集幸福新农村深度游、华夏文化探源体验游、道家养生高端度假游、生态山林运动休闲游于一体的富有城乡统筹振兴发展品牌特色的现代复合创新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二、形象定位
绿野仙踪,生态旅居
空间布局
总体布局:一核两点两带
一核:幸福新农村核心区
两点:东西旅游度假集散点
两带:大雄山旅游服务带、金鸡岭旅游服务带
功能分区
中
幸福村居游赏区——主打农耕文化和新农村建设体验
北
问道养生度假区——主打康体养生度假和民俗文化休闲
东
大地艺术观光区——主打大地艺术观赏和东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西
华夏探源体验区——主打华夏文明溯源和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南
生态山地园林区——主打山地园林游
规划总布局
旅游景观规划原则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在园区规划设计中,突出大地景观艺术特色放在首要位置,形成景观独特的个性园林景观。园区内的局部景观设计根据区域项目的定位和功能设计和种植景观小品。如红色广场附近的景观植被采用松柏,松柏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与红色精神相符合,且松柏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的特性能装点大雄山万物肃杀的冬季。
维护生态平衡
园区规划设计时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构建优美的风景、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处处能欣赏到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如拓展建造的树屋体验区,树木穿房而生,将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最佳综合效益
园区规划设计目的是为了最好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开发观赏价值高、吸引力强、经济效益大的休闲度假项目时应注意充分发挥既有项目的利用率,提高其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地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文化交流等相关事业结合起来,做到“一点多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景点的综合利用价值。如建造大雄山观景平台,不仅提供旅游者鸟瞰全景的地方,还可以起到防火护林的作用。
旅游线路规划
一、新农村参观线路
旅游东入口---新农村民居---红色广场(含孝廉公园和忠勤公园)---生态智能大棚---中华农耕展览馆------振兴休闲山庄---旅游区出口
二、 农业观光线路
旅游东入口---大地艺术景观之一---生态智能大棚---中华农耕展览馆---向阳民俗村---千亩农业园------大地艺术景观之二---旅游区出口
三、 休闲观光线路
旅游东入口----红色广场---槐荫寺---华夏五仙观---汉宫---旅游区出口
四、休闲体验线路
旅游东入口----红色广场---向阳街---向阳民俗村---马刨泉---大雄山---旅游区出口
五、 登山徒步线路
旅游东入口----红色广场---槐荫寺---马刨泉----向阳民俗村----山地拓展---旅游区出口
六、山地自行车线路
旅游东入口----槐荫寺---向阳民俗村---千亩农业园---树屋体验园----山地拓展---旅游区出口
产业与项目产品
产业结构动力
发展策略:依托于产业发展构架,以农业观光、新农村建设作为产业发展原动力,将产业按发展程度与动力贡献值划分为产业加力点、新产业动力点。
产业原动力:农业观光+新农村建设
产业加力点:华夏文化+养生度假+运动娱乐产业
新产业动力点:衍生产业+机遇产业
项目产品开发原则
1)、共生性原则
旅游地的旅游产品总和构成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共生体。要增强旅游地整体产品市场竞争力,旅游产品共生体必须发挥整合效益,这就要求旅游产品共生单元之间形成互惠对称型的共生关系,共同适应、共同激活,从而产生共生能量。
2)、特色性原则
现代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心态越来越复杂,对旅游地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加之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因此,为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务必开发出“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产品。
3)、市场化原则
市场需求导向原则市场是产品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遵循市场原则,否则必将遭受淘汰。
4)、创新性原则
旅游消费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消费方式,是一种精神享受型消费方式。而现代旅游者所追求的求新、求异、求奇等心理动机,强调以旅游科技和文化创新为核心,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5)、游憩性和参与性原则
现代旅游需求已发生了变化,旅游者不仅追求的是游览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游憩活动逐渐变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6)、产品结构优化原则
旅游者由于旅游偏好、文化程度、经济能力等各方面因素不尽相同,其对旅游产品消费的类型选择也是不相同的,而且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意向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7)、注重质量原则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行体验满足度,也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创收效益,因此,旅游产品质量必须有保证。
8)、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阶段性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对项目保持可持续增值拓展,保证项目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