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古老的三秦大地全域旅游劲风来袭,全省旅游业追赶超越重点工作推进会刚刚结束,第三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暨“人文陕西”推介会、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大会、2017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又将集中于8月3日至6日在西安举行。
7月30日,见证陕西旅游38年发展史的西北大学旅游系创办者、首任系主任、85岁高龄的朱玉愧老教授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如此高密度、高规格的旅游业盛会,历史上少有,看来陕西这个全国旅游大省的全域旅游时代新春天真的来了。”
加大政府主导携手开启——“全域旅游元年”
在陕西,有一个“全域旅游元年”微信群,“群主”是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一名宣传干部。群中的成员,90%是媒体工作者。“全域旅游元年”的群名是大家共同起的。
据了解,今年以来,陕西以省委书记、省长为“主角”,大举推进全域旅游工作。梳理下来,基本有这几个时间节点:
1月15日,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在省十二届六次人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份,着力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的新要求。全域旅游推进工作由部门层面正式上升为省政府主导的重点工作。
3月29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针对全域旅游发展提出,旅游业要做大,关键是共同来做,旅游局要有理念、有想法、有任务、有要求,跟大家一起去做。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把各方面优质的、潜在的资源挖掘好、利用好、整合好,把旅游业做得不光红红火火还要更好更实。
4月13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业融合发展推进会,研究起草旅游与相关部门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4月25日,胡和平听取全省旅游工作汇报,对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5月7日,娄勤俭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发挥古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以精品旅游线路为纽带,深化文化、旅游等合作,建设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5月24日,他又主持召开全省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专题听取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汇报,强调要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并系统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全域旅游以及陕西全省如何因地制宜做出特色、做大格局、做大市场的思路与方法。
5月至7月,围绕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起草、调研、修订以及沿黄公路全域旅游打造示范工程等,省委书记、省长、各省委常委以及分管旅游的副省长等多次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凝聚部门、市县合力,开放视野、做大格局、做精产品、做优环境,走出一条陕西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旅游+”“+旅游” 奏响产业融合发展主旋律
从昔日旅游部门大力倡导的以旅游业与多业融合发展的“旅游+”,到如今各行各业主动要求以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而培育各自产业新动能的“+旅游”,虽然仅是一个加号位置的移动,却昭示着全新的、大格局的陕西全域旅游时代悄然而至。
新时期,全省各地、各部门主动实施“+旅游”的事例多不胜举:
早前规划高速公路,周边的景点很少考虑;如今,交通部门修建高速路,总会统筹考虑沿线景区的可进入性,并把引线修进景区,将引线两边的环境按照景观来打造。陕西省交通厅厅长冯西宁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动“交通+旅游”融合,把客车站与景区结合起来,把道路标识与景区导示结合起来,在省际交通线上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自驾车服务区,主动适应逐渐升温的自驾游群体对交通服务体系的要求。
陕西是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大省,森林和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这些都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全省林业系统正在全面普及“林业+旅游”模式,也在合力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陕西省林业厅厅长李三原介绍说,下一步林业厅将主动与旅游业融合,让秦岭旅游网格化。
陕西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关中、陕南水资源极为丰富,秦岭南部三市又是京津水源涵养地,河流、湖泊数不胜数,水利景观资源品位极高,其中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近百家。省水利厅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中安排了江、河、湖、渠重点景观提升工程,并以此促进水产业、水企业快速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将恢复、开通水上航运和水上观光项目,完善旅游业态,提升游客对水域景观的认知度。
在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眼中,文物既是历史长河的“放大镜”,也是陕西旅游吸引力的精髓所在,“文物+旅游”是陕西文化旅游的硬实力。他提出,要利用全域旅游理念,加强对景区转型升级的统筹和协调,提升一批,创新一批,做好全域配套,提升旅游品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目前,省文物局对历史文化景区、红色旅游景区的提升工作已经启动,其中延安革命纪念地五大景区综合提升创5A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全域旅游战略的大举推进,也促进旅游产业与各关联行业、产业的密切融合,旅游与国土、体育、金融、互联网行业的联系日益密切。近日,陕西省即将出台旅游与12个部门和产业的融合发展系列意见。同时,依托8月28日将全线贯通、连接沿途50处景观的沿黄公路开发的“黄河旅游带”,也将成为省市县三级多部门、多产业持续融合的示范工程,惠及沿线4市、13个县区、72个乡镇、1220个村落及200万以上城乡居民。
管理体制改革撑起全域旅游大格局
1978年成立的陕西省旅游事业管理局,为适应国内旅游和市场发展于1983年更名为陕西省旅游局,旅游管理部门一直被列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在旅游大省快速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的征程上,适应大众旅游新形势下的体制机制改革已被各方呼吁许久。
今年“变革”终成现实。3月14日,中央编办正式作出批复,陕西省旅游局更名为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由省政府直属部门升格为组成部门;5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向全省发出更名通知。至此,陕西这个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具有中国入境旅游“晴雨表”地位的旅游大省,历史上第3次完成了管理部门更名,这次更名预示着全域旅游、全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升级和品质立游强旅追赶超越式突破全面提速。
娄勤俭指出,旅游局变为旅发委,概念不同,要从综合部门出发,善于从宏观、综合的角度来谋划,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推进工作。要搞好规划设计,突出主题主线,串联特色景点,打造精品线路,通过提供系统性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要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抓住各种契机加强宣传推介,注重挖掘景点文化内涵、讲好独特故事,让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陕西形象展示在世人眼前。
针对省级旅游发展委成立后的职能变化,延安、铜川、汉中、商洛等市和部分重点县区上半年相继完成“局改委”和“1+3”机制陆续建立的实际情况,高中印在7月14日举行的全省旅游业追赶超越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详尽解读了旅游局改为旅游发展委后到底应该“怎么看、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要求全省旅游管理部门深化认识看变化、变革职能重统筹、突出重点抓落实,围绕“五新”战略任务、“五个统筹抓好”砥砺奋进,合力打好全省旅游业追赶超越攻坚战。
高中印说,陕西省旅游发展委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一、是统筹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兑现“旅游+”融合发展系列措施,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全域旅游陕西特色,着力培育新动能;
二、是统筹抓好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建设,发挥古丝路起点和人文生态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核心景区为龙头、精品线路为纽带,深化文化、旅游等合作,着力构筑新高地;
三、是统筹抓好旅游改革创新,全面推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由行业管理向注重统筹协调转变,使体制机制运行更顺畅,旅游要素配置更高效,着力激发新活力;
四、是统筹抓好品质立游强旅,创造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构建现代旅游产品产业体系,壮大市场主体,抓好智慧旅游,完善设施,提升服务,让旅游业有精度、有温度,着力共建新生活;
五、是统筹抓好旅游形象提升,把旅游环境治理、品牌营销放在关乎陕西旅游整体形象的高度来抓,通过旅游综合优势,提升陕西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着力彰显新形象。
目前,陕西不少市、县正在大力推进旅游新机制体制建设,其中全省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县,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建立“1+3”旅游新机制,以打造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为“四大旅游高地”的陕西全域旅游新格局,正在逐渐绽放出新的魅力。
全域旅游元年,陕西旅游业的巨大变革令全国关注,也获得了旅游市场的广泛认可。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2.6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6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5.99%和28.3%。全域旅游发展的巨大红利正在被更多行业和广大民众所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