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移民管理局12月17日发布公告,12月17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这一举措展示了中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开放姿态和发展信心。通过行业各领域的积极响应与协作,过境免签政策不仅能为中国旅游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还将进一步助力中国文旅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多元化升级。
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
此次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新增的21个口岸包括:
●山西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口岸
●江苏苏南硕放、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口岸
●浙江温州龙湾、义乌国际机场口岸
●安徽合肥新桥、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口岸
●福建福州长乐、泉州晋江、武夷山国际机场口岸
●江西南昌国际机场口岸
●山东济南遥墙、烟台蓬莱、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口岸
●湖南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口岸
●广西南宁吴圩、北海福成国际机场口岸
●海南海口美兰、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口岸
●四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
●贵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口岸
至此,适用对外开放口岸由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
全面放宽优化后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停留活动区域。政策适用省份由原有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19个省(区、市)增加山西、安徽、江西、海南、贵州5省,合计24个省(区、市)。
新增的5省中:
●过境免签人员在安徽、海南、贵州3省停留活动区域为全省
●在山西省停留活动区域为太原、大同市
●在江西省停留活动区域为南昌、景德镇市
另外:
●将福建、湖北、陕西3省停留活动区域扩大至全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停留活动区域扩大至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贺州、河池、来宾12市行政区域
通过过境免签政策来华的外国人可在上述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外国人申请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条件
一是属于54个适用过境免签政策国家的公民:
●欧洲国家(40个):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摩纳哥、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挪威;
●美洲国家(6个):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
●大洋洲国家(2个):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国家(6个):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
二是需持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符合前往第三国(地区)入境条件。
三是需持240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客票或相关证明,填写临时入境外国人入境卡,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和询问。
符合上述条件的外国人,可向中国北京、上海等地的60个口岸的边检机关提出申请,边检机关将为其办理临时入境手续,免签停留时间自入境次日零时起算。符合与我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或我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可从其规定。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和停留活动区域
@中国旅游报
综合分析来看,我国旅游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积极的影响因素,这不仅预示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为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机遇。因此,相关行业应当敏锐地洞察这些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全面而细致地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并引领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1.会增强国际游客吸引力。从72小时/144小时延长到240小时(10天),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充裕的时间,便利其深入探索中国多个城市和区域,会强化其旅行体验。新增口岸与区域扩大,覆盖更多地区的免签政策将吸引国际游客访问较少涉足的二线、三线城市,推动中国各个区域旅游全面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2.推动多城市旅游。游客有更多时间访问多个城市,可以整合一线城市和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更长的停留时间将促进深度游、文化体验游及个性化定制游的发展,带动多元旅游产品的开发,拉动旅游相关消费(如住宿、交通、餐饮、购物等)。
3.提升中国旅游国家化水平。新增的口岸覆盖将吸引更多国际航线的开通,促进国际航班增长,提升中国的国际航运和旅游竞争力,而便利的政策有助于向国际社会传递开放与包容的信息,增强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提高国家形象的同时,提升中国旅游国际化水平。在全球旅游业复苏背景下,这项政策还将加速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回暖,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旅游行业各领域的应对之策
1. 国际市场精准营销:加强对过境免签主要客源国的旅游推广,针对240小时免签政策,推出“多城联游”或“深度体验”主题宣传;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和在线旅行社(OTA)针对性推广,吸引自由行和团队游客。
2. 旅游产品与服务优化:结合240小时停留时间,开发横跨多省市的多日游精品线路,突出文化、自然和美食特色;提升配套服务,优化语言服务、交通指引、景区标识,特别是在新增的免签口岸和区域内,提高对外国游客的服务能力。
3. 提升交通与基础设施:优化交通衔接,加强机场、高铁站与旅游景点之间的便捷交通服务,提升游客在中国境内的旅行效率;强化住宿与票务支持,增加针对国际游客的酒店服务设施,提供多语种票务平台与支付便利(如支持外币支付)。
4. 行业培训与国际化标准提升:提升从业人员能力,针对景区导游、酒店前台和交通服务人员,开展外语能力与国际服务礼仪培训;推进国际化标准,对标国际旅游业服务规范,改进景区设施、文化展览及相关服务。
5. 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新增免签区域内城市可以合作开发联合旅游产品,共同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协同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如跨区域交通优化、住宿互补、特色文化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