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耕文旅,践行美好生活。近年来,博雅方略秉持“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的使命愿景,在“1234”战略品牌引领下,始终紧跟国家战略发展国家,聚焦文旅发展,以“咨询+规划+投资+营销+科技+体育”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为依托,为客户提供战略咨询、项目规划、创建提升、运营管理等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并在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红色旅游、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创建与旅游景区提升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有极大影响力的项目,获得业内好评。博雅方略案例集锦系列文章,通过具体案例,总结经验,助力当下文旅振兴。本期热点主题为博雅方略助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案例集锦。
伴随着游客对于深度体验需求的提高,休闲度假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对于完善我国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比5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更注重于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度假区建设必须建立在对度假旅游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软开发,适度硬开发,同时更注重“供给侧”的旅游项目开发。
自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宣布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全国各地省级旅游度假区纷纷启动创建工作,以期早日达到国家级标准。国家级度假区的创建过程,已成为省级度假区改革创新、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2022年7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调整和出台了新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22),并将于2023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博雅方略认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总基调,遵循绿色发展之理念及要求,对于完善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和在文旅行业落实生态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博雅方略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自然生态为重,协调文旅发展,并编制了《乌鲁木齐市大南山国际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汝城热水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河北坝上草原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青海贵德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雄山国家级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振兴起步区旅游总体规划》等一系列相关精品案例。
自驾游时代,以旅游风景道为代表的各类泛风景道,因其所具有的交通、景观、游憩、生态、保护等复合功能,所遵循的生态、保护、融合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顺应了自驾车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而获得了迅猛发展,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功能区,成为深受自驾车游客喜爱的线型旅游目的地,成为优化空间布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坝上草原是离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这里属大陆季风高原气候,冬季漫长,夏季无暑,清凉宜人。《河北坝上草原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围绕坝上草原、山地、湖泊、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景观优势和风景道基础,瞄准高端度假和自 驾旅游市场,提质升级国家 1 号风景道旅游体系,做足旅游基础,做优生态度假,做强文化休闲,打造以自驾旅游为特色的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以风景道和度假区带动区域产业、城市、乡镇、村庄一体化发展,打造宜居的生态文明区、宜业的 协同发展区、宜游的旅游度假区,建成京北草原冰雪、避暑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
项目资料图(图源: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
根据规划,河北坝上草原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步骤为:
近期(2017 年-2020 年):以风景道建设和 2018 年河北旅游发展大会为核心,建成坝上旅游核 心品牌,初步建成 1 号风景道旅游体系,打造成为京北自驾休闲旅游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 范区。
中期(2021 年-2025 年):建成一道四廊风景道体系,初步建设四大度假集群,形成国家生态旅 游度假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远期(2026 年-2030 年):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和配套产业体系,建成国际知名的草原度假 区,打造成为京北草原冰雪、避暑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
随着乌鲁木齐市持续推进全域旅游,“旅游+”产业融合格局不断完善,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作为乌鲁木齐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大南山国际旅游区建设更是高位推动,以推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四季游,努力做好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2018年,博雅方略受托编制《乌鲁木齐市大南山国际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助力打造乌鲁木齐全域旅游超级吸引点。项目组深入挖掘当地文旅资源,站在乌鲁木齐市全域旅游的格局下,提出突出世界级的山地生态资源和世界品质的冰雪旅游资源,重点依托南山牧场、天山风光、乡村休闲、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寻求区域差异化,迎合市场需求,提升旅游品质,打造集山地度假、生态康养、冰雪运动、文化体验、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山地旅游度假基地,世界一流的专业冰雪运动基地,丝绸之路的著名文化体验基地。
项目资料图(图源: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
以大南山国际旅游区为核心,近年来,乌鲁木齐文旅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据乌鲁木齐县领导介绍,过去游客不过是冬天滑滑雪、夏季看看景,再吃顿饭就走了。现在集观光、休闲、康养、购物等多业态旅游模式为一体,既留住了游客,也让这里“一季游”变成“四季游”。乌鲁木齐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据数据统计,2017年,接待游客3302.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9.90亿元;2018年,接待游客46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4亿元;2019年,接待游客7526.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37.60亿元。
汝城热水温泉,得天独厚的温泉文化载体,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脚踏三省、鸡鸣五岭”之称的热水镇,是中南地区水温最高、流量最大、分布最广、水质最好、埋藏最浅的天然温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郴州建设“中国温泉之城”的龙头和核心景区。景区所在地热水镇被授予“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和“湖湘风情文化小镇”等称号。
受客户委托,博雅方略编制《汝城热水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提出了构建“13566”开发总体目标,全方位构建汝城热水温泉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思路。
项目资料图(图源: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
“13566”开发总体目标产品布局:
一条主线——温泉养生休闲山水
三大品牌——“温泉小镇”品牌、“养生休闲山水” 品牌、“乡村民宿体验”品牌
五大目标——中国温泉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湘鄂赣三省旅游集散地、
郴州温泉旅游集散中心、首个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
六大指标——舒适性指标、可达性指标、亲和性指标、完善性指标、可靠性指标、丰富性指标。
六大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系统——环境一流、设施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盈利一流。
青海贵德一般指贵德县。 贵德县,隶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贵德历史文化悠久,人文风情丰富,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贵德留下了历史印记。同时,贵德境内自然风光独特,丹霞地貌、黄河谷地等造就了贵德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
项目资料图(图源: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
《青海贵德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围绕“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主体目标,构建“温泉养生度假、民俗宗教体验、古城游乐休闲、田园生态度假、高原运动休闲、商务滨水度假”六大产品,立足省内(市场),突破沿海(市场),树立起德文化旅游、低碳人文于一体的“天下黄河贵德清,高原七彩养生城” 品牌形象,打造连接环西宁旅游度假圈、环青海湖旅游圈的“节点度假基地”。
随着振兴新区的成立和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振兴新区在积极摸索产业转型,提高振兴新区内新农村建设水平,提升振兴新区旅游综合竞争力,为此,北京大学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受振兴新区政府委托,编制大雄山国家级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振兴起步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
结合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深度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立足市场空白点,打造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规划以田园、科技、未来、文化为主导,塑造尺度适宜,环境优美,亲近自然的休闲田园新区典范,建设成集新农村深度游、文化体验游、高端度假游等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的旅游综合体。
图片
项目资料图(图源: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
项目定位:建设成集幸福新农村深度游、华夏文化探源体验游、道家养生高端度假游、生态山林运动休闲游于一体的富有城乡统筹振兴发展品牌特色的现代复合创新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总体布局:一核两点两带
一核:幸福新农村核心区
两点:东西旅游度假集散点
两带:大雄山旅游服务带、金鸡岭旅游服务带
注:内容来源博雅方略、网络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