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丨文化需求提升下的博物馆华丽“逆袭”

博物馆既是古老的,又是时尚的,既见证着古老文化又散发着时代魅力。在经济不断发展、时代不断变迁的推动下,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博物馆面临着超乎以往的市场需求,以及迫在眉睫的创新求变之路。新时代的博物馆需要跳出展览、收藏的传统定义,在新媒体、新技术、新思路的引导下给大众带去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而随着时代发展,未来我国博物馆开发与创新需要围绕传播教育、引领文化、融入大众等方面展开探索。

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是知识的宝库,艺术的殿堂。在这里,可以亲身感受到一个国家、民族甚至是人类发展的脉络,通过对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公众艺术鉴赏力、培养公众艺术兴趣,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推动社会发展。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
博物馆从儿童好奇心的角度出发,通过物品和物品的联系将儿童的感官世界建立起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求知欲望,让儿童、博物馆一起成长,最终使博物馆、使终身学习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美国博物馆长期致力于教育,以推进全面教育和休闲服务为己任,并将公众教育作为其主要使命。不论规模大小,绝大部分的美国博物馆都有着力量强大的公众教育部或教育服务部。这些教育部门的人员包括参与教育活动的专业人员、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和庞大的志愿者三部分构成。
在美国最大最好的儿童博物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TCM),其基本陈列涵盖历史、人文、科学、自然等领域,但是以儿童喜欢的模式陈列,同时众多动手体验项目巧妙地设计在展厅中,成为展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孵化恐龙蛋、为兵马俑“穿”上衣服、古埃及象形字拼图等。展厅还有定时的专题讲解、历史人物话剧等,当然也有适合低领儿童安全游玩区域。博物馆每年开展4000多项教育活动,从0 岁到18 岁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在TCM 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国内无论是开展专项的儿童类博物馆项目,还是现有博物馆中增加儿童片区,均可以充分借鉴TCM丰富的教育体验活动和以儿童需求为核心的陈展设计理念,在当今实践教育缺失的环境下,这种“动手体验世界更大”的教育方式应该会受到家长、学校、儿童多方的欢迎。
受西方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启发,我国也开始逐渐关注博物馆对于儿童的重要性,通过创办专门面向儿童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设立儿童活动专区或儿童馆、不定期推出儿童教育项目等模式,但是从整体来看关注儿童教育的博物馆数量占比仍然极低,随着80后、90后父母的教育观念更新,实践型、体验型的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博物馆教育必然受到市场的关注。

博物馆+文创

近年来IP在网文、游戏、影视、衍生品等产业圈迅速蹿红,优质IP资源深受资本追捧,随后这些互联网、资本巨头们又将触角延伸到了拥有深厚且众多传统文化IP的文博行业。而对于博物馆而言,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把其所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分享给更广泛的公众,培养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是其愿意去尝试的转型。因而可以预见博物馆大IP未来将更多的走进公众视野。
博物馆有无可取代的文化元素积淀(馆藏),是文创产业中的硬核稀缺品,但缺乏走向市场的窗口、运营经验不足,长期以来价值没有充分释放。2014 年有关部门出台政策,为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2016 年 11 月,国家文物局确定 92 家文化文物单位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近年来,故宫、国博先后和腾讯、阿里战略合作,完成了「博物馆+互联网」的合体。相信此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动起来。互联网团队带来的模式、技术创新,能帮助博物馆实现“让更多年轻人走进来”的诉求。博物馆大IP未来将更多的走进公众视野。 博物馆+时尚
除了将馆藏文物变成文创、玩具,博物馆玩转时尚和文化艺术的跨界,也是近年来的大热点。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跟La Clover玩了一次跨界,将19世纪著名的维多利亚时期装饰图样设计师George Haite创作的带有异域风情的纹样,改造成内衣新品“维多利亚谧境”系列,贴身穿出的古典诱惑。
去年6月苏州博物馆首次与聚划算深度合作,通过聚划算独家首发茵曼、初语、生活在左三大女装品牌定制版服饰,以“型走的历史”与服饰品牌共同诠释苏博文化。活动推出了24款苏州博物馆元素定制款服饰,其中10款定制版服饰在聚划算首发,一个多小时直播平台观看人数突破300万,72小时内引发了6万多文艺青年热抢。成为“博物馆IP+时尚品牌+直播+电商”的成功尝试。

博物馆+手游

从卢浮宫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后,各大博物馆竞相进入了APP时代,在满足传统介绍、导览功能后,IP手游成了博物馆类APP最热门的选择,其中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可能是世界上拥有App最多的博物馆,单是应用游戏就多达20多个。
故宫博物馆走在了国内博物馆探索转型的前列,从2013年起接连开发了《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等五款游戏类APP,在自身开发取得一定成效后又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在社交平台、泛娱乐及VR\AR等方面进行合作,将深度挖掘故宫的IP价值。其中游戏合作方面进展最为迅速,将腾讯经典手游《天天爱消除》与故宫IP结合,推出新的创意游戏,并发起了以故宫IP为元素的手机游戏创意设计大赛,面向所有游戏开发者和高校年轻群体,孵化优秀的故宫游戏创意。

博物馆+影视

影视剧、网络剧的影响力远超其他文化模式,文博IP也逐渐运用到了影视动画的制作,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博物馆奇妙夜》,在全球电影市场大受欢迎,赢得口碑票房,同时也为自然博物馆做了最佳的宣传引导,并引发了全世界博物馆的“夜游博物馆”热潮。
我国很多博物馆也推出了自身主题的动画片,但是播放渠道极其有限,基本是以馆内播放和自有APP播放,真正走向大众媒体的并不多。湖南省博物馆以其馆藏代表性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和标本为素材,拍摄了动画片《时空博物卡》于2015在金鹰卡通频道播放,是国内首部文物题材系列的动画片在电视频道播放,但影响力有限。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走红,也是不同题材的文博IP影视产品的尝试。未来随着各类资源平台与博物馆的对接合作,多元化的博物馆IP题材影视网剧将会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展现形式。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它由央视和故宫联手,中国七大博物馆、携镇馆之宝亮相,王菲、濮存昕、佟丽娅、黄轩等近 40 位国宝守护人用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国宝历史。在节目背后,还有专业团队介入进行了博物馆 IP 的衍生开发,让文物从“陈列展示”走进了“日常生活”。 据数据统计,《国家宝藏》观众的主体构成人群中,年龄集中度最高的是20岁到25岁,15岁到20岁的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广大年轻观众持续在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国家宝藏》在极大的程度上促活了文物,推动了博物馆文化的年轻化发展。

博物馆+银行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博物馆条例》《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和《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等政策,国内民间收藏热正在持续升温,各种类型的民办博物馆和艺术馆随之萌生。收藏自古就有着“搜宝纳库”与“藏宝于民”两种方式。资金短缺、场地受限、藏品不足、运营不善等问题,是当下绝大多数民间博物馆面临的通病。如何让民间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者抱团取暖,实现互补双赢?鉴于当下“艺术银行”的金融业务和“艺术品银行”的租赁服务的局限性和小众化的实际,探索创建“博物馆银行”聚合平台,是变“藏宝于民”为“聚宝利民”的不二之选。
今年5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精心打造的全国首家博物馆文化特色主题网点在苏州平江支行正式亮相。苏博特色主题银行是苏州首家文化主题的银行,是苏州博物馆在打破博物馆围墙上的新突破,融合了苏博建筑和山水画元素的特色银行。这是苏州博物馆与工商银行充分发挥“智慧博物馆”与“智慧银行”资源整合效应的最新实践,未来将成为苏州博物馆建设文化生态、传播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建设银行郑州文博支行同样也是一座博物馆主题银行。银行坐落在河南博物院的西侧,与博物院进行合作,整个银行都是以博物院授权的文化元素进行装饰。踏进这座银行,不会再有那种冷灰色调的压抑感,也不再有人流纷乱的嘈杂感。众多的文物元素和现代酒店式舒适的设计体验有机结合,扑面而来的古朴与精致,给人以温馨畅然之感。这座别具一格的博物馆主题银行,除了基础的金融业务办理功能,还有众多特色服务。
大厅设置有“VR体验区”,把博物馆搬到了银行里,客户只需轻轻一点,就可身临其境般欣赏博物院里保存的文物,细细品味文物古韵。银行还设有多功能会客室,VIP客户可以邀约好友来品茶赏宝,并有古琴演奏。这是高端客户间进行相互联络,举办私人会议的绝佳场所。
在不同的节假日里,还会在大厅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展示河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蛋雕、纸雕和布贴画等,届时客户可以现场亲自动手参与制作,感受非遗的传统魅力。

总结: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经营都要跟上时代变更的步伐。总体来看一定是要超越其本身建筑的范围,在更广泛的空间内利用流行的、创新的形式实现其文化传播功能,也让博物馆更有机的融入社会,弥补现代社会中的部分价值和文化断层。

 

上一篇:博雅视野 | 全国首个景区旅游消费便利度指数(TCI) 颐和园、黄鹤楼等入选全国5A景区TCI 50强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丨度假化视角下的文旅市场发展动态与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