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短逃离”这一概念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它代表着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暂时逃离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压力,追求一个浓缩且完全属于自己的放松瞬间,反映的是现代人于高压与倦怠间寻求短暂休憩的心理诉求。
对于“Z世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愈加渴望在生活的缝隙中为自己创造一个独处的空间,短暂释放自己的情绪,随后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回归日常轨迹,这也在悄然间改变着传统的旅游习惯。年轻人们开始爱上慢节奏的“周末出逃”。他们放弃“特种兵”式的长途跋涉,转而在近处享受感官上的放松。
“短逃离”的兴起能给文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怎样的新思路?文旅行业又如何搭上互联网新概念的“流量”快车?
1、“短逃离”成为年轻人新的充电方式
现代社会飞速运转,人们承受着日益加重的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在持续的紧绷状态下,年轻群体更加注重自我探索与对个体独立性的追求。寻找有效途径以释放压力、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变得尤为重要,“短逃离”概念应运而生,成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心灵的一剂即时舒缓剂。
从露营、飞盘、浆板、滑雪,发展到city walk、5分钟抱树、20分钟公园效应、1小时公交放空、2小时街边精酿、3小时KTV欢唱、周末禅修,再到现在的去户外吃一顿野人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人们“短逃离”的方式正变得更加“轻量化”、人们开始识破了消费主义陷阱,消费更加理性,“即便爱上了,也花不了太多钱”这一心理因素正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形成了用户生活方式与消费选择的重构,势必改变品牌的营销方向与方式。年轻人更加注重追求更加简单、真实和随性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品质化的要求不仅限于旅行,已延伸至餐饮、家居、家电、食品、护肤品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摄图网
同样,各行业的品牌营销中也正积极融“短逃离”的概念。护理品牌且初将护发过程看作一种的短暂逃离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在护理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关怀。小红书“秋日焕新季”,“卖货”转换为贩卖“生活方式”,将冲锋衣视作都市人转换角色、探索户外世界的时尚宣言,为居家躺椅赋予心灵的“躺平”的新寓意。潜江龙虾把夏日吃龙虾的流行趋势与产品融合,在旅途中捕获消费者心智,带上潜江龙虾来一场wildeat,同样治愈人心。
这些营销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产品功能介绍,深入洞察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与生活方式,通过构建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原生场景,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它们不仅仅是在推广产品,更是在倡导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品质、享受当下、勇于探索的理想生活方式。这样的品牌叙事,能够深深触动消费者的心弦,激发共鸣,让产品成为连接现实与理想生活的桥梁。
此类品牌营销策略,对于文旅产业的升级转型来说,不失为一种新的启发。
2、精神刚需引领旅游新风尚
“短逃离”旅行的魅力在于其便捷性与经济性,无需高额成本或漫长筹备,便能迅速实现身心的愉悦与放松。这一特性完美契合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特点,使得更多人能够轻松拥抱这一旅行方式。更重要的是,“短逃离”远不止于物理空间的转移,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与心理慰藉。它赋予人们暂时抽离日常、拥抱未知的机会,让人在体验不同文化、风土人情的过程中,拓宽视野,满足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向往。这种心灵的滋养,无疑为现代人紧张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当然,社交媒体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为“短逃离”旅行的爆火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年轻人们乐于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短暂逃离经历,这份真实与自由激发了更多人的共鸣与效仿。同时,海量的旅游攻略、旅行达人的精彩分享,也为追求“短逃离”旅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灵感与选择,让每一次逃离都充满新意与期待。这种“短逃离”不仅让旅行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也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摄图网
当下,围绕“短逃离”的概念,各地文旅都在做着积极的尝试,探索新的路径,致力于打造既富有趣味性、实用性,又能深刻触动人心的内容,着力凸显“短逃离”所承载的轻松惬意、自由无拘的生活态度。
成都新津的集趣·共享农庄,利用乡村闲置土地建造装配式特色民宿,并融合“体验农场+特色餐饮+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等业态场景,形成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场景。这里有农庄草坪露营地,周边环绕田园,可以观赏应季的绿色蔬菜瓜果,漫步在田野间短暂逃离日常纷扰,做一名安安静静的“乡下人”。露营地不定时推出娱乐活动、演出节目等各类休闲活动,给人们自由、随意、放松的,不同于城市快节奏的休闲体验。
许多酒店和民宿也开始推出“短逃离”套餐,结合当地的文化和美食,增强旅行的丰富性。例如,雅诗阁中国华北区针对“雅星会”会员推出了城市“gap day”计划,一路向北,7座城市10家门店,在城市短逃离计划中,度过独享时光。
3、文旅如何搭上“短逃离”的流量快车
“短逃离“正迅速在文旅领域崭露头角。这一概念倡导在繁忙与压力交织的日常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自我释放,通过短时间、低成本却高质量的旅行体验,实现心灵的短暂逃离与重生。
“短逃离”的普及,在推动了文旅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与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还激发了行业的无限创意与活力。它促使文旅企业更加细致地分析消费者心理,精准定位目标客群,从而设计出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这种细分化的趋势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短暂逃离的差异化需求,也促进了文旅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竞争,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精准捕捉这一市场需求,文旅行业正深度挖掘并开发一系列契合“短逃离”理念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设计上强调时间的高效利用与成本的合理控制,更在内容上下足功夫,力求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元、深刻难忘的体验。
@摄图网
从城市近郊的精致民宿到风光旖旎的自然公园,从主题鲜明的文化小镇到创意满满的亲子乐园,各类“短逃离”套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覆盖了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探索,从亲子互动到情侣约会的全方位需求。
“短逃离”旅行深刻触及了人们对于文化沉浸与心灵抚慰的渴望。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文旅行业纷纷创新,通过策划一系列深度文化体验活动,如非遗手工艺工作坊、历史街区漫步导览、地方戏曲欣赏会等,让游客在短暂的旅途中深度融入当地文化,实现心灵的滋养与文化的共鸣。同时,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团队或设置心灵疗愈空间,如冥想花园、瑜伽静修营等,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舒缓服务,进一步丰富了“短逃离”旅行的内涵与价值。
如今,“短逃离”旅行成为了现代都市人自我充电的重要方式,也促进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让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小众景点、乡村田园、城市周边等区域换发了新生。在这个背景下,未来文旅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打造出更多适合“短逃离”的旅行产品,以满足年轻人对于自由与放松的追求。通过深入挖掘并展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使得游客在短暂的逃离中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深度与魅力,增强旅行的体验感与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