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 | 非遗+文旅:探索非遗民俗之美,开启文化体验


中国的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广袤大地的不同角落,赋予了各地别样的风情与魅力。近年来,“民俗非遗+旅游”的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热点,让原本深藏于乡野民间的传统技艺、习俗活动走出了地域限制,跨越“圈子”,走进大众视野,带给游客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契合点,是文旅融合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落到实处,同时拓展非遗实践方式,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也激发了非遗传承人的创新热情。

 

 

@城市光网

 

目前,我国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从非遗门类看,国家级非遗名录将非遗分为十大门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其中传统技艺类数量最多,有629项,占全国非遗总数的17.4%;民俗类数量位列第二,有492项;传统戏剧类数量位列第三,有473项。

 

 

 

 


民俗非遗赋能文化旅游

 

 

 

 

潮汕英歌:出海又出圈

 

潮汕英歌舞作为广东省潮汕地区极具特色的汉族民俗舞蹈,已经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积极推动,潮汕英歌舞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城市光网


假期间各种巡演活动,如“中华英歌·舞动汕头”等活动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充满力量与激情的英歌舞表演,还可以借此深入了解潮汕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游览如南澳岛、潮州古城、汕头小公园等地标性的旅游景点。并吸引了新华社视频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app等29家重量级媒体进行现场直播,总观看人数达到3720万,综合阅读量约8.6亿,登顶同城热搜。各类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不仅爆火出圈带动线下旅游,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在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主舞台上,英歌表演《英歌雄风》在 “四海同春”新春庆典中率先开场,以气势如虹的舞动与世界人民一起恭贺新春佳节,共享节日美好愿景。不少英国市民已是数次参加“四海同春”新春庆典,他们纷纷对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赞不绝口。此次英歌表演更是吸引70万人次现场围观,有超过百家媒体进行报道。

 

通过组织大型的英歌舞盛会,设置专题文化艺术展示区、非遗美食展示区和旅游资源展示区等方式,潮汕地区将英歌舞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既满足了游客对于多元化、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又有力地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古衙非遗:再现“瓷都”千年韵味

 


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市浮梁古城,以其深厚的千年瓷艺文化和悠久的茶文化底蕴,结合“五品古县衙”的丰富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旅融合景观。借助“古城有禧,浮梁有福”系列活动,该景区成功吸引了广泛关注,成为游客争相游览的热点。2024年春节期间,浮梁古城精心推出了甲辰龙年新春庆典,一系列富含传统风味和创意设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盛宴,旨在重现景德镇“瓷都”的辉煌历史和瓷茶丝路的烟火故事,同时让人们重温传统的节日氛围。

此次春节活动涵盖了40多场的非遗市集、传统舞狮、知县祈福、古装巡游以及戏剧表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既展现了古城的历史魅力,也引入了新潮的玩法和风尚,激发了一场跨时代的全民狂欢。游客在这里可以漫步古城,欣赏非遗展演,体验民俗文化,观赏戏剧表演,品尝茶香,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独特的“中国年·浮梁味”。

据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浮梁古城景区接待的游客数量超过1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相比节前增加了20倍以上,刷新了景区春节客流的历史记录。同时,景区还成功构建了全新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在活动期间吸引了3000多名新粉丝,并获得了包括“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网、江西日报、浮梁融媒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全网流量曝光量超过了1000万。

通过这些活动,浮梁古城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旅游品牌,从而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并有效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展现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

 

 

非遗特色小镇:文化与旅游共荣新模式

 

非遗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是近年来我国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尝试。这种模式强调将散落于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开发,构筑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利用当地众多非遗项目,打造以非遗为特色的文化小镇,为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人提供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丹寨拥有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贾理、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古瓢舞8项国家级、22项省级、3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名副其实的非遗之乡,被誉为“中国蜡染艺术之乡”“中国锦鸡文化之乡”“中国芒筒芦笙之乡”“中国鸟笼之乡”“中国古法造纸之乡”。

 

基于深厚的非遗底蕴,丹寨万达小镇确定了“非遗+研学”旅游模式。小镇规划引入了“鸟笼小院”“造纸小院”“蜡染小院”,结合丹寨县特有的苗侗风格,又融入鸟笼、造纸、蜡染等文化元素特色,通过研学与非遗体验,提高游客体验感同时带动非遗研学的发展。

 

 

@城市光网

 

总得来说,非遗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发展。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产品设计,民俗文化与非遗项目走出原有的文化圈层,活跃于旅游市场之中,不但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与品质,也拓宽了非遗传承传播的渠道,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将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融入旅游大潮,让丰富的民俗文化瑰宝得以永续传承,并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 

上一篇:博雅视野丨度假区要树立“资源与环境并重”理念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 | “触摸”风景,“触觉”动感,沉浸式文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