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 | 大阳古镇——散发沧桑古韵,彰显繁荣活力

大阳古镇古称阳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拥有着26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

现存传统建筑面积不少于35万平米,是我国汉代著名舞蹈家赵飞燕的故里,秦时置县、汉时封国、西燕设郡,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了丰富的礼乐文化、宫廷文化、仕官文化、工商业文化和红色文化,被誉为“煤铁之乡”、“礼乐之乡”、“仕官之乡”、“飞燕故里”、“九州针都”、“三晋一镇”和“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大阳古镇现存的城池楼阁、官居民宅、古街古巷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脉络。

近年来,泽州县大阳镇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以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传承、活化为抓手,加快创建“晋风晋貌特色小镇”,探索出一条“保护古镇、有序开发、康旅融合、振兴经济”的发展新路径,成为晋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品牌和闪亮的宣传名片。


一、因势而为 谋发展思路


大阳镇明清时是商品集散地,“人聚万家,商贾云集”,境内有商号及富商大贾名人官居宅院60多处,“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七市八圪垱,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沿河十八庄,老街五里长”的整体格局仍然保存完好,拥有“中国古城镇活化石”的美誉,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具有较好基础。

大阳镇煤铁资源丰富,冶炼技艺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有炉场铁行十多户,铁货畅销河南、河北、陕西等北方各省。冶炼业有一定开发前景。

大阳镇镇域中部是一块开阔平原,年平均气温11℃,年降雨量550-700毫米,无霜期175天,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宜发展种植产业。

据此大阳镇党委在认真研究本镇实际基础上,明确了旅游开发、冶炼业、种植产业三项乡镇发展比较优势,确定了文旅为核、农林为线、康养为底的发展思路,并积极探索在保护和开发古镇中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二、旅游+产业融合 加速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文化+旅游”让景区迸发新活力


围绕晋风晋貌特色小镇发展定位,大阳古镇充分挖掘古镇煤铁之乡、九州针都、仕官之乡、飞燕故里等文化积淀,景区先后打造了古法制铁体验馆、万里茶道博物馆、传统木作体验馆,实现文旅项目体验化。

滚动实施、梯次推进农文旅融合提升项目,建成贯利巷特色商业街区,导入高端民宿等10余个业态项目,推动汉服馆、燕瘦楼等10余个展厅展陈升级,推出“祭火大典”、打铁花等15项非遗民俗特色展演,连续举办了7届“阳阿奏奇舞”群众村晚,打造了泽州铁壶等一批文创产品,推出了大阳馔面等一批泽州特色美食,活化利用古民居建设了状元福地和阳阿清居等精品酒店和民宿集群,通过演艺、场景、体验和文创相结合,重点突出的提升旅游购物的吸引力,初步形成了集观光、演艺、餐饮、住宿、文创、购物等全链条旅游业态。

业态丰富,演出精彩,千年古法打铁花每晚在古镇绽放,汉服巡游等夜游项目充实的填充着古镇夜生活。

 

 

做好“红色资源+”文章,让红色文旅“活”起来


近年来,大阳古镇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掘红色旅游资源,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将红色旅游培育成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景区被授予“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组建了家风家训馆,打造大阳历史文化展示体验区,建设了“君泰号”“汤帝庙”一流红色场馆,打造了红色研学、党史党魂教育基地,已成为各级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的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在旅游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晋城文旅

大阳古镇作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兼具革命传统教育功能,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课程丰富。其中研学实践教育师资数量庞大,包含非遗传承人、退役军人、革命后代、研学指导老师、心理辅导师和导游。所授课程融知识性、互动性、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其中研学实践教育项目中包含包含家风家训馆、镇史馆、古法制铁馆、太岳军区大阳械弹所旧址、大阳馔面体验馆、文化大院、张家祖宅、棋盘院、传统木作馆、关帝庙、资圣寺、东岳庙、西文庙、汤帝庙、龙树吴神庙等场所,绝大多数场馆除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动手体验条件外,兼具红色文化内涵和遗存,对学生学习了解古代建筑艺术、军事斗争、民族融合发展、炎帝农耕文化、晋商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坚定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长远和现实意义。

 

“文旅+康养”引领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2020年,晋城市启动“百村百院”工程,规划建设主题鲜明、设施舒适、功能多样的100个康养特色村和100个明清院落,精心打造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大阳古镇是晋城市“百村百院”工程建设的一个样板,也是晋城康养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大阳镇依托文化旅游优势,坚持将“百村百院”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点,通过修缮了晋城中心县委旧址纪念馆、八路军大阳会议旧址等,建成了太行精神历史教育馆、镇史馆、古法制铁馆、万里茶道博物馆、传统木作馆等,组织开展“古建活化+红色”的研学活动。依托100亩古镇核心保护区建设了南太行文化演艺园,引入八音会、二鬼扳跌、上党梆子、打树花等非遗,推出汉服沉浸式夜游项目,丰富了景区内涵。一方面因地制宜整合、盘活现有资源,另一方面对旅游业态进行了提升。

大阳古镇景区还活化利用闲置院落,改造了阳阿清居、及第高屋等50处院落民宿,实现了“院外500年、院内五星级”,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景区还借鉴乌镇、达沃斯会议小镇的经验,实现环境、基础配套和服务的全面升级。经过近7年的规划建设,景区业态初步齐全,融合多种康养元素,奋力打造民宿集聚发展样板区,使康养民宿经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入口和靓名片。

 

如今的大阳古镇,游客如云,热闹非凡,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沧桑古韵;一街一巷,一院一门,又彰显出时代赋予的繁荣与活力,在这里,不仅有风景之美、人文之美,更有“诗和远方”。

注:来源于晋城文旅、晋城新闻网、晋城太行日报、网络等,博雅方略整理编辑。

上一篇:博雅关注丨文化和旅游部公示!3项创新成果拟入选年度最佳 返回列表 下一篇:文旅景区运营关键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