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文旅人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政府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每一年里国家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例会,事关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关系不同阶层和市场主体。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又为2023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将稳增长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旅业网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下一步经济形势的判断更有信心,强调2023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预计在疫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扰动减弱后,明年国内经济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其中居民消费修复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也为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摄图网

一、定调积极提振信心,明年经济有望回升

经济预判谨慎、但工作要求不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相较去年底,会议对国内经济依然强调“三重压力”,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有所增加,“动荡不安”、“影响加深”。不同的是,本次会议在党换届完成、“第二个百年”开局时点召开,对明年定位高,“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需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质和量提升。

政策定调积极,坚持发展、提振信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财政加力、货币配合。不同于去年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次会议突出强调“坚持发展”,坚持尊重规律、底线思维、“两个不动摇”等,提振发展信心。宏观政策层面,要求加大调控力度、形成政策合力;财政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等,注重可持续和风险,或意味财政加力由中央赤字扩张、准财政加码,专项债注重分配优化等。

针对明年国内经济形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近日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基数效应也将对明年经济数据形成一定支撑。

韩文秀说,从一个完整过程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二、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022年,由于疫情的反复,对就业、居民的消费能力以及投资信心都带来了较大影响。恢复增长,显然是2023年的重中之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3年怎样稳增长?内需被放在了首位。

此次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

在消费端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在投资端指出要,“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会议内容与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脉相承。

“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行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枢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下,旅游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建议,各地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旅游,推动旅游消费增长。要健全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建设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度假区,提高旅游服务效能。

“在每一次经济恢复发展过程中,旅游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企业有信心成为经济稳步复苏的源动力,国有文旅企业要做好成为稳步发展的先行者和动力源的准备。”北京首旅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金梅表示,“会议明确提出恢复和扩大消费,有利于文旅企业推出新产品、创造新场景,激发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潜力。同时,积极、有序、安全地开展文化、旅游、会展等活动,将有利于高效拉动服务业恢复,全方位带动文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摄图网

三、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发展的制度“担忧”或加快“消除”,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12月12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旅游集团20强,本年度10家上榜的民营企业,有6家集中于上海。“得客源者得天下”的观点得到映证,营商环境、创业创新与旅游集团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也让长三角地区成为民营旅游集团成长最快的区域。

四川省旅行社协会会长王兆学表示,旅游企业要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困境,在做好主业的前提下积极谋求创新发展,确保企业基本稳定,顺势而为,谋时而动。同时,旅行社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市场散客化、自由行趋势日趋明显,国内游、定制游等新业态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旅行社的核心支撑产品,需要用品质占市场、求生存。此外,更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游客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摄图网

四、吹响吸引外资、对外开放的新号角

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包括: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外资旅行社拥有境外的资源优势以及整合能力,而国内旅行社、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等,掌握着大量的旅客资源,因此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益。随着国内对于高端、小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旅行社更是期望与海外奢华旅行服务商加强联系与合作。

受疫情的影响,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全球旅游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根据联合国数据,2020年和2021年全球旅游业收入损失合计约3.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亿元)。为了重振经济,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全球许多国家开始调整或放宽了入境规定,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最新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世界旅游晴雨表,2022年前五个月,国际旅游业强劲反弹,接待了近2.5亿国际游客。

我国的出入境恢复步伐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出境游业务”的重磅消息:允许在上海、重庆设立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出境游业务。虽然目前中国出入境游市场仍处于最低谷期,但旅游业对外资准入的进一步放宽仍在持续推进中,这将是旅游业更加开放的重要信号。

 

©摄图网


五、发展和安全并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此前11月,文旅部已起草《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表示将利用好财政奖补、项目投资、消费促进、政务服务等措施手段,支持旅游企业参与文化和旅游消费券发放等促销活动,增强发展信心。

除了一系列围绕数据安全的内容之外,《意见》还明确提出要用数字新技术助力文旅产业发展,要推动在线旅游企业深度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以科技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包括直播在内的多种新兴传播形式,都被纳入此次新技术的范围之内。

疫情进一步加速了旅游交易向线上渠道的转移,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财报显示,业绩超预期,甚至跑赢了行业。趁此发展机遇,在线平台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明年还有机会迎来更大发展。同时,借助与平台企业的合作,传统旅行社搭上技术创新的翅膀,积极进取,也有机会开辟新的局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六、总结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随着”新十条“政策实施以来,各地正在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以北京为例,正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应开尽开”。各区、各部门迅速落实新政策,已取消、调整和优化到岗率、跨区通勤、核酸检测和查验等126条政策措施。取消了住宿服务、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级旅游景区等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位于地下密闭空间的酒吧、KTV、网吧、健身等场所恢复经营,恢复堂食,恢复各类宾馆酒店会议、培训、宴会(婚宴)的举办,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在京团队旅游、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熬过了3年疫情,中国旅游业放开的信号越来越强烈。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也许在2023年我们不一定会迎来”报复性“增长,但一定会参与中国旅游业的”重生“。

注:素材综合自新华社、新京报、国家旅业网、中国旅游报、刘晓博说财经等,博雅方略整理编辑。

上一篇:博雅关注丨三部门: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 | 广西灵山:“农文旅+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