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丨文化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听大咖怎么说!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在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或者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和“十四五”展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祁述裕

“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在进一步优化,由文化批发零售,文化服务业,文化制造业三块构成。
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既有社会资本对文化的投入加大,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扩大。
“十三五”期间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长,占比偏低,可以看出文化消费的支出整体是成一个不断增长的态势。
祁述裕表示,在文化贸易上,我国始终保持顺差。但增速趋缓。从2017年来看我国的文化产品进出口增幅,顺差主要是由文化产品,文化制造业创造,而文化制造业方面文化附加值比较低,文化服务业呈现逆差。祁述裕认为,这说明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还是任重道远。
对于“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祁述裕做出了预测。他认为,2022年时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即文化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
祁述裕认为,全国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居民文化消费总量情况总体将持续不断攀升。他判断,文化贸易顺差的格局会保持不变。“十四五”期间的文化产品进出口额将会比“十三五”期间翻一番。

更加关注中国传统的本民族的IP价值开发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黄昌勇

IP是个非常热的概念,可喜的是,最近我接触了很多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我看到大家都非常重视内容的开发,知道内容的重要性。而内容的开发就必然关联到IP的价值。但是对照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IP价值的准求有一定的选择标准,而我国的现状是,我们对IP价值的开发存在一些不太好的倾向,就是不太注重中国传统的、本民族的IP,而是过于重视移植西方的IP,或者过于重视粉丝文化所追逐的那种IP。
我觉得,我们中国传统的、本民族的IP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是我们开发的不够。虽然我国现在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但是可以发现相关的产业和产业链,都不太关注这些内容。当然,有些中国传统的、本民族的IP转化非常有难度,这需要我们去化解困难;但是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些IP,这将对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西方国家在对他们本国、本民族经典IP价值的转化和利用是很成功的,而正是因为这些经典IP具有较高的价值,所以导致他们文化产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可以持续更长久的时间。
其次,要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需要我们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和批判意识。
文化产业和其他行业相比,一个区别就是文化产业从业者要心怀人文情怀和价值导向。如果失去了这一点,做出的文化产品就没有太大的价值。我认为,文化产业从业者一定要有人文情怀,有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对一个文化产品不能简单地用市场价值或者经济价值多少来衡量其价值。也许,我们越是关注文化产业的人文价值的追求,它最终的经济价值、市场价值也会越大。所以我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要有更长远的目光。另外,刚才我们谈到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事实上自古以来,文化只要产生就具备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有的经典文化不一定马上就能获得经济回报,也就是说,一个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人文价值有时候并不能同时实现。
另外,要有批判性意识。面对正在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一些批判意识,不能完全跟着走,特别是在学界。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我们要投身文化产业的实践大潮;但是有时候也要回到“岸上”,去观察一下,去反思。目前的中国学界,缺少反思的精神,我们应该在产业发展大潮的侧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让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健康

技术驱动——文化行业新趋势和新机会
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崔志芳

崔志芳表示,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文化消费领域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认为其中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两个关键词,流量红利和模式创新。崔志芳介绍说,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覆盖率飞速增长,其中带来的大量流量,成为了文化生产市场和整个投资市场最活跃的驱动因素,由此带来了很多业内的自主创新。
崔志芳认为,未来的十年,是科技驱动加场景延伸的十年。随着未来5G的硬件变革,将带来娱乐场景的变化,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体验,包括家庭娱乐、个人娱乐,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全新娱乐。比如汽车,有可能会变成一个移动终端和硬件,成为大家娱乐的新场景。
崔志芳认为未来会出现热点的机会包括新兴渠道和技术平台。通过大数据,随着人和内容,人和人匹配的显著提升,新兴渠道会随之诞生并满足人全方位互动和社交的要求。同时,崔志芳强调文化行业需要坚持内容为王,就是超级品质加互动体验。

应大力推动和开创区块链的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金元浦

区块链+的发展情况:“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已经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多个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的技术发展”。据此,他提出了七点建议:
要强调基础研究,在区块链这一新型领域中走在理论最前沿;
要推动区块链在实体经济方面的深入融合;
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
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
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应用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
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的大规模互联互通;
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
元浦从“区块链+版权保护”、“区块链+文化娱乐”、“ 区块链+游戏产业”、“ 区块链+艺术品”、“区块链+文旅产业”、“区块链+非遗”、 “区块链+文化‘走出去’” 等方面,对区块链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有深度的观点。
金元浦表示,我们应当大力推动和开创区块链的应用,从而为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挖掘新时代文化经济的内涵与价值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

孟建指出,文化经济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文化本身,而是生产文化、供应文化和使用文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化产业视同文化经济的代名词。
孟建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时代中更深刻地认识文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他认为,
第一,文化产业要更好地承载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文化产业要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洞见;
第三,文化产业要大力实施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第四,文化产业要进一步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第五,文化产业要“拥抱” 持续勃发着的新科技革命;
第六,文化产业要迅速提升原创能力;
第七,文化产业要建构一个合理的文化构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营文化企业也应抓住战略机遇期,主动进行结构性改革,深入发掘发展潜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双效统一,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进程中,彰显更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

注:内容来源华夏文交所。

上一篇:博雅视野 | 康养度假之标配,中国温泉产业趋势与产品打造 返回列表 下一篇:2023年将建成的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有哪些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