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边境旅游 | 边境旅游实验区,带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边境地区作为体验异域风情的集散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旅游业态,即边境旅游。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两万多公里,沿边9个省份与周边14个国家接壤,分布有79个口岸、14个边境开放城市、4个边境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具备丰富的边境旅游客观基础。
此外,在共享共建的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断加强;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也不断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让国与国之间的互通更加的方便快捷。“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也极有利地促进了亚欧大陆各个国家之间的稳定交流,对于我国边境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边境地区生活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风俗,异样的生活方式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如何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的自然、文化等旅游资源,加强边境旅游管理,保障和谐旅游环境,通过发展边境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文化传播、使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成为中国旅游业中极其重要的大事。


近日,国务院同意设立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满洲里、防城港边境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思路、主要任务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对于首批为何确定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2个边境旅游试验区,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说,“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坚持‘分批实施,成熟1个推出1个’的原则,首先选择旅游资源禀赋较高、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型、口岸通关综合条件较好、与毗邻国家旅游合作相对成熟的边境城市率先开展改革探索,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做法,之后再逐步推广。”


两大边境旅游试验区发展状况:

防城港


防城港位于广西北部湾之滨,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港口城市、边关城市、海湾城市,居住着汉、壮、瑶、京等21个民族,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河相连的门户城市,同时也是北部湾畔生态海湾城市,是我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有中国氧都、长寿之乡之称,空气质量全年优良率90%以上。防城港有十万大山、北仑河口、防城金花茶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山半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京岛省级风景名胜区,已形成以上山、下海、出国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了中越(东兴—芒街)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海上国际龙舟节、京族哈节、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等旅游节庆。旅游交通方面,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已与全国路网连接,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形成1小时经济圈。拥有中国—东盟最便捷、距离最短的海上旅游航线,已开通防城港至越南的“海上胡志明小道”高速客轮旅游航线。

2013年7月,防城港市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全面恢复,推动了边境旅游的快速发展,近五年来边境旅游接待人数快速增长。据统计,防城港辖区的东兴口岸出境的护照团旅游人数从2014年16.27万人次增长至2017年310.37万人次;持边境通行证参加边境游人数从2014年5.07万人次增长至2017年的20.61万人次,边境旅游人数占广西边境旅游人数的95%以上。


满洲里

 
满洲里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北接俄罗斯,西邻蒙古国,是一座“荟萃三国文化、尽显口岸风情”的边境旅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美誉,居住着汉、蒙、回、俄等23个民族。满洲里拥有融草原文明、红色传统、异域风情为一体的口岸文化,是一座城景一体、中西合璧、特色鲜明的魅力城市。满洲里是全国文明城市,呼伦贝尔大草原、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国门景区、套娃景区、冰雪节等享誉盛名。

满洲里口岸年出入境人数超过180万人次,年接待俄罗斯入境旅游者占全国30%左右,居中俄沿边口岸之首。满洲里国际航空港可达国内20多个城市和俄、蒙6个城市,年进出港旅客超过50万人次,铁路开通了满洲里至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大连等20多个城市的旅客列车和42条中欧班列线路,辐射国内外180多个城市。


边境试验区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边境旅游的发展对于扩大入境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建设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中,首要任务是扩大开放政策,包括对出入境管理制度、自驾车旅游往来以及团体旅游的开放。其中满洲里的入境游客“一站式作业”通关模式,意在推动外国的边境居民进入试验区,自驾游政策也鼓励邻国牌照自驾车及旅游巴士进入试验区,同时实现双方的快速查验和便捷通关。不难看出,一系列举措在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是在扭转旅游量出多于进的局势。


对于当地来说,政策扶持之下,是边境城市的发展机遇,文化演艺、旅游商品、土特产加工销售等产品都可以有效增加旅游资源的附加值,提升城市吸引力。在这方面,同样属于边境省的海南值得借鉴,今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同时交通运力和游客服务的投入也有所增加。在过去三年里,免签入境海南的外国游客,在入境外国人当中的占比,由33%提高到了78%。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雅方略文旅集团首席专家窦文章教授分析道,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推动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前期工作,保障了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和可操性。选择满洲里、防城港开展试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未来模式推广的高效性。满洲里、防城港区位优势突出、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交通便捷、通关条件较好,能够快速打造为国际化边境旅游目的地,及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向其他边境地区推广成功经验。


窦文章教授建议,满洲里、防城港在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时,应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将全域旅游战略落实到位,实现旅游产业的平台化、品质化发展。应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广泛开展国际旅游合作,孵化国际旅游企业,结合自身文化特色,打造旅游IP,注重文化软实力输出。应在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形成推广一系列边境旅游目的地行业标准、政策、制度。如制定出入境旅游管理与服务规范、边境旅游安全管理条例等,用制度保障边境旅游出入境的便利化和安全性;创新国际旅游联动机制,加强与邻国交流合作,推动边境旅游贸易蓬勃发展;制定边境旅游试验区评估标准,通过标杆树立,向全国推广,建设一批边境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一直将边境旅游试验区作为重要工作予以重视,体现了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工作作风。在三轮论证情况下确定2个城市进行试点,体现了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严谨的工作作风。”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认为,考虑到城市旅游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等,最先在满洲里、防城港开展边境旅游试验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第一次将边境旅游试验区上升到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对于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推动两个城市从景点经济向目的地经济转变,是新时代全域旅游发展内涵的体现;有利于以点带面,推动旅游业改革创新向全要素、全产业、全空间扩展。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昆欣认为,“这次设立的2个试验区,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同步探索,分别创新,重在试验,遥相呼应。”满洲里、防城港的边境旅游均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通知》为两地开展边境旅游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边境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提高


近年来,边境旅游从一日游、口岸游向多日游、两国多地的长线旅游发展,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边境旅游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问题。例如,中越两国开通的东兴-芒街-下龙湾,及桂林-下龙湾等旅游线路已经多年,新开发的线路不多,旅游内容也还主要是典型景点和购物。据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表示,目前除部分相对发达的地区外,边境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特别是餐饮、住宿、厕所等边境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依然是显性问题。从企业而言,除一般性边境观光外,以休闲度假类边境旅游优质产品的供给,依然是制约边境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


边境旅游交通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人员车辆互通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据徐晓磊介绍,目前主流的边境自驾车旅游以非跨越边境的为主,成建制规模以上的团队相对较少。核心痛点并非在于边境手续繁杂等问题,更多在于自驾游跨越边境后综合旅游服务难度的大幅提升,对一般自驾游组织机构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随着出境游的简单化,很多城市开通了直飞的线路,比如直飞越南芽庄、岘港或者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旅游接待更为成熟,价格和两三千的边境游线路也具有竞争力。也就是说,边境城市在作为通道之外,开发力度不够,就会丧失边境旅游的优势。


边境旅游需发挥优势,开展特色游


传统的边境游属于“浅度游”,距离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边境城市还需要可以配套更多具有边境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配套度假设施等,未来边境旅游试验区更多便捷通关措施落地,将吸引更多游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游客既能享受到国内游的便捷,又能适度体验异域风情。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认为,文旅融合是当前中国旅游业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趋势,一是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从部门主导向党委政府主导转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发挥民营资本等市场力量;二是注重品牌驱动,两个试验区要有自己的文旅IP,走差异化之路;三是注重在土地、税收、出入境便利化、出入境口岸次数、免税等方面进行创新,激发释放活力。“未来要注意防止产品雷同化,防止旅游产品千篇一律,防止文旅产品缺乏体验性和创新性。”


边境旅游起源于双方边民的物产交易与探亲访友,后扩展为异地游客的观光购物。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认为,边境旅游试验区要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延伸,从走马观花向本国和邻国的人文体验深化,如满洲里引进俄罗斯、蒙古国艺术表演,防城港引进越南和东盟国家民俗演艺等,同时搭建国际商贸会展和文化科教平台,建成区域性国际交流中心。


王兴斌认为,满洲里和防城港在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发展其他优势一、二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能一切围着旅游转地搞“全业”旅游,也不要发展并无优势、与旅游无关甚至破坏环境的产业。目前满洲里和防城港的国内游客以散客为主,出境旅游目前实行以旅行社组团为主的免签政策。相关方面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散客为主的自由行游客落地签证或持护照免签,允许游客或车辆凭有效证件或双方约定的合法出入境证件进入双方划定区域,并实施外国人口岸签证政策,允许边境旅游团队和个人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即从这个口岸出、那个口岸进),允许非边境地区居民就地参加边境旅游等。
“边境旅游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异国风情,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突出口岸国家的文化特色,让我国游客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国外风情,购买国外商品。”王昆欣说。


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试验区改革,探索边境旅游制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二是推动试验区加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边境文化旅游产业;三是推广试验区好的经验做法。

 

注:素材来源中国旅游报、新京报、中国经济网、现代商业杂志等, 博雅方略整理编辑。

上一篇:献礼十九大——五年旅游发展铸就中国辉煌 返回列表 下一篇:“交通+旅游”串起景区最美的风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