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协作高级阶段,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必然选择。区域合作要从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角度出发,在处理好本地与周边旅游城市、景区之间关系基础上,通过分析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和自身旅游资源核心特征,进而促使区域各个发展主体能够明确发展定位、设计差异产品和拓展专项市场,最终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和谐共赢旅游发展新格局。
基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由“市域旅游集散地”向“环渤海区域旅游集散地”转变的发展思路,为加快落实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建设步伐,北京市旅游局相继启动一批旅游发展区域合作规划,《北京-河北雾灵山区域合作旅游发展总体策划》便是其中之一。
“大雾灵山”区域包括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区域、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西北区域及滦平县部分区域以及北京市、承德市、唐山市、天津市等京津冀区域重点旅游城市
1 开发合作 产品互补
2 统一营销 合作共赢
3 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
4 交通协作 无缝连接
5 信息共享 互惠互利
6 加大扶持 招商引资
在充分考虑雾灵山区域内现代化交通网络运输集散功能、周边重点旅游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将“大雾灵山”区域旅游生产力布局划分为:
一心:雾灵山森林休闲旅游区
两翼:京承高速文化体验旅游翼、311国道生态休闲旅游翼
三组团:长城文化体验组团、自然生态休闲组团、山水风情观光组团
分区规划:将雾灵山森林休闲旅游区作为一个大的旅游区域,在现有四大景区和莲花池接待处基础上,划出五大功能分区:莲花池综合休闲服务区、仙人塔森林拓展运动区、歪桃峰燕山风水文化区、清凉界边关文化体验区和龙潭生态山水观光区。
(1)莲花池综合休闲服务区
(2)仙人塔森林拓展运动区
(3)歪桃峰燕山风水文化区
(4)清凉界边关文化体验区
(5)龙潭生态山水观光区
发展思路:合理安排游憩线路,增加景区游客容量;区内游、区外住、双向拓展。
猕猴以其活泼可爱深受旅游者喜爱。北京境内的猕猴仅分布在雾灵山地区,发展猕猴旅游将成为北京郊区旅游的新亮点。通过在相对集中的区域人工散养猕猴来吸引游客。自然野趣是雾灵山的一大特色。通过系列巧妙的细节体验设置,强化游客对自然的体验与感悟,使游客从中获得乐趣。
在“一心、两翼、三组团”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大雾灵山”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呈现“一心辐射、两翼齐飞、三星支撑、区域联合”的格局。
顺应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从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与发展角度出发,本着客源共享、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旅游发展原则,解决雾灵山及其周边地区旅游发展区域合作问题,找到一条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旅游发展之路。
形象方面:通过创新性营销推广,迅速推出旅游区整体旅游形象,打造品牌与知名度,推动旅游业超常规发展。
市场方面:通过旅游营销,提升旅游品牌效应,将旅游区产品纳入到周边城市各大旅行社重点线路,实现市场突破。
区域合作:促进区域旅游业整体升级,促使景区、乡镇、县域三级大发展;促进旅游营销渠道的构建,积极培育和维护主要目标市场渠道的成员对旅游区品牌的忠诚度;促进旅游区整合营销传播体系的建立,使旅游区营销工作符合市场发展需求;促使旅游区旅游业由现有浅层次、单一型观光旅游产品向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教育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体系方向发展;促进旅游区旅游产业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带动周边人民致富增收。